第225章 取字子恒 迎亲之日(第 1/4 页)
进入书房,郗超合上门,向前走了两步站定,静静的等着桓温发问,郗超是桓温的参军,也是他的智囊,但他绝不是一个多话的人。
桓温本来背对着郗超,突然,他转过身,问道:“嘉宾可知我为何在此时将你请到此处?”
郗超道:“明公欲举大事,以建威名。”
郗超可谓是语出惊人,欲举大事?是何等大事?是对外还是对内?亦或是两皆有之!
桓温刚闻此言的时候,脸色大变,但渐渐的,嘴角已有了笑意。
桓温道:“嘉宾可谓知我之心矣。不错,我正是想出兵伐燕,只是如今尚未定计,欲与嘉宾商议商议。”
郗超道:“如今三方鼎峙,燕虽失慕容恪,然国中尚未大乱,恐未易伐,不如更忍三年,待燕乱取之,岂不善耶!”
郗超虽然知道桓温已不愿再等,但他还是将心中之言说了出来,现在眼中大臣虽然失和,但若是桓温大举北伐,到了危机关头,燕之君臣未必不会摒弃前嫌,齐心抗敌,到那时,胜负之数,便成了未知了。
桓温道:“嘉宾有所不知,如今我已五十有七,再等三年,天下之事,与我便没什么相关了。且燕将除慕容恪外,其余不足为惧,慕容恪已死一年有余,再不趁机取之,恐后患无穷。
且秦王苻坚,数有进取之志,如今国乱平息,不日便有大举,若秦有山东,则江左危矣!”
郗超闻言,已知桓温起兵之心难以更改,便不再劝说,只道:“明公既已定计,超唯听命而已。”
桓温道:“此前洛阳得而复失,且燕人有重兵据守,我欲从兖州伐燕,嘉宾以为如何?”
兖州,现在已大半在燕人的手里,而郗超的父亲郗愔现在正好是徐、兖二州刺史,若是从兖州伐燕,郗愔必然也会卷入其中,而且还会知道他效力于桓温的事,对此,郗超自然是不愿意的。
郗超道:“从兖州伐燕,恐难通漕运。”
桓温道:“这个我自有办法,嘉宾就无须多虑了。”
郗超闻言,不禁暗暗叹息,桓温虽然才力不输于人,但唯独这过于自傲,是他致命的缺点。
郗超问道:“明公欲自领军伐燕,还是要与诸镇守军同伐?”
桓温道:“自然是数道并进,我已想好了,这主要的三镇,便是尊父所辖的徐、兖二州之兵、桓冲的江州兵,还有袁真手下的豫州兵。”
郗超闻言,心想自己所料果然不差,桓温真的要让郗愔参与此事,那自己以后还如何敢去见父亲之面。
不过郗超并没有在桓温面前将这个想法说出来,只是在心中暗暗想着要怎样才能让郗愔退出这次北伐。
郗超道:“如此,伐燕之兵,应是够了,若能一路所向披靡,明公恢复中原,则天下亦入掌中了。”
桓温闻言大笑,他所想要的正是这样的效果,他北伐的最终目的,便是让自己的威望达到顶点,达到如曹操、司马懿那样的顶点。
这一夜过后,桓温便开始准备着调运粮草,整军出发,他的部属亲兵都在慢慢的朝姑孰城靠拢。
时间飞逝,不经意间已然一月过去,长安城中,王猛府上,开始张灯结彩,迎接即将到来的婚礼。
府里的每一个人都被这喜庆的气氛所感染,脸上洋溢着笑容,而最高兴的,当数王永了。
自那日灯会之后,他便日盼夜盼,盼着苻青鸾穿着嫁衣,来到他的府中,成为他的妻子。
以前,一个月的时间,他看几本书便轻轻松松的过去了,可是现在,这一个月,简直比一年的时间还长,等待,着实让他感到十分的痛苦。
不过受这一点苦完全是值得的,因为苦尽必定甘来。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