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三百年之约(第 4/4 页)
    李耳回到中土神州,那些流派学派的创始人一收到风声之后,立马开始有所行动。
    在诸天万界之中,道家势力最大,要人有人,要资源有资源。李耳从西极之地回来,这就说明他已经解决了佛家这个忧患,这时着手中土神州,他能立马壮大自己在中土神州的势力。
    其他各家流派与道家不同,道家摆明了就是告诉大家追求天道,可以成仙,可以长生不老。
    以长生不老当作诱惑,肯定会有不少人加入到家。
    其他各家流派是以思想观念,或者是以技术融入人族。
    那些流派之所以不像道家那样,以成仙和长生不老当作筹码诱惑众人,一是因为其他势力不像道家那样,可以财大气粗,能够持续输出,让所有人都有资源修行。
    二来是那些门派看出长生不好虽好,但不是所有人所求的,大部分的人还在为了生活而奔波,又怎么会去追求长生不老呢?
    其他各派其实是以利益诱惑。
    儒、法、兵、农的创始人与主要人物已经各自聚集在自己的基地,商量如何应对道家。
    孔丘与其弟子在杏坛。
    颜回说到:“老师,我儒家以礼义廉耻仁义为立足之根本,教化民众。虽然此刻儒家争不赢道家,但百姓离不开我儒家,我儒家只要徐徐图之,总有一日会压过道家。”
    闵子骞说到:“我儒家浩然正气,虽不能像道家那样,可以使得百姓长生不老,但也可以使得百姓诸邪不侵。”
    那些弟子纷纷说到:“老师,道祖厉害并不代表道家厉害。”
    孔丘说到:“如果不是因为师伯要对付西方佛家,我儒家也不可能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站稳脚跟。你们千万不要掉以轻心,我们还未完全融入人族,还没有做到人族无法舍弃我们的地步。”
    孔丘的那些弟子不知内情,又那里知道太上的厉害之处呢?
    孔丘知道,所以他才会心生防范,还是早点找到应对之法再说。孔丘心念一动,他也打算著书。
    他要学小说家那样,把自己所说的话与所做的事记录下来,然后大肆宣扬。
    已经在贵族圈站稳了脚跟,接下来就要让非贵族圈的人也知道儒家的存在。
    至于法家,法家的创始人是九天雷祖大帝,天界大帝,他倒不是很急。他的需求与其他大佬不同,就算他自己名声不显也没关系,只要能够将法规法则制定好就行了。
    这个法就是天界之法,让众人清楚天界之法,对天界产生敬畏之心。
    只不过李悝不知道的,等他走了之后,法家之人会重新修改法规。李悝所写的法规变成了天条,人族就应该行人族法规。
    天条还是留给天界之人和修行者去遵守。
    兵家经过商量之后决定实行按兵不动政策,就算那些贵族再怎么支持道家,也不可能离开兵家的,因为没有兵家的保护,他们如何能够确保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不会被夺走呢?
    农家就更不在乎了,不对,是许行不在乎。
    许行是神农炎帝转世,不管是道家也好,还是其它流派也罢,只要能够使得人族发展,他就不在乎。
    不过农家之中的其他成员,生不出一些不一样的想法,他们背着许行商谈,看如何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
    正所谓权迷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