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神力退出神州(第 3/4 页)
至于天子彻他自己,他的力量虽然减弱了几分,但依旧不是一般的金仙能够比的。再加上只要天子彻不出皇宫,就没有人能够奈何的了他。
天子彻说到:“调和灵气暂缓灾劫的事就交给你了。”
东方朔说到:“只要臣有一口气在,就不会让大汉境内出现灾难。”
东方朔手持天子剑,所说不能一直调和灵气,但至少可以在百年之内不会让灵气出现一点稳定,可以保证大汉境内一百年的风调雨顺。
就算解决了这件事情,天子彻依旧处于劣势状态。
儒家现在被道家牵制住了,兵家损失了一位金仙,只剩下了两位金仙。兵家家主蒙恬也受了损伤,兵家对天子彻的帮助是有限的。
天子彻在心中思索,自己还可以从哪里找一个帮手呢?
这时天子彻突然想到佛家,佛家虽然一直未入中土,但实力不比道家弱多少,如果能够将佛家拉到自己这边,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
天子彻已经在心中盘算了,他知道佛家一直想入中土,但被道家所阻止,再加上没有一个好的契机,所以佛家一直无法入中土。
将佛家拉到自己的阵营里,借佛家之力对付道家。让佛家与道家相斗,自己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佛家势力一直在西方蛮夷之地,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应该要派一人去请,究竟派何人去请呢?
天子彻环视了一下那些大臣,那些大臣不是儒家之人就是兵家之人。儒家兵家虽然希望压过道家,从而享受人族气运,但并不代表他们愿意佛家入中土。
因为佛家一旦进入了中土,就会多一方势力来争夺利益。
天子彻知道儒家和兵家之所以站在自己这边,还不是因为事成之后可以代替道家享受人族气运。如果让他们知道佛家入中土,他们说不定会拂袖离去。
天子彻同时结盟儒家和兵家,一是因为道家不是一个儒家或一个兵家可以对付的,二是因为事成之后,儒家和兵家这两方势力定会因为利益争斗,他也好掌控一些。
平衡之道,天子坐高台,大臣分两边,这样最好驾驭达成。
如果说大臣之中有三方势力,三方势力就比较稳定了,天子就没有那么好驾驭。两方大臣争得越凶,天子就越好掌控那些大臣。
其实引佛家入中土,不止儒家和兵家会反对,其实天子彻也有一些不愿,但没有办法,自己现在的处境不妙。
到场的这些大臣都不适合去西方蛮夷请佛家入中土神州。这时天子彻的脑海里闪出一个人名,这个人就是张骞。
张骞在大汉集团的官职并不高,但他不是儒家弟子,也不是兵家弟子。张骞应该是来自于火云洞,既然是来自于火云洞,那就比较可靠了。
天子彻说到:“神道之力已经退出了神州,这就说明天界开始相助道家。这对于我大汉来说绝对是一次重大的打击,我们一定要同心协力,才能渡过这次劫难。”
那些大臣纷纷保证自己与大汉共同进退。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