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炎帝结婚(第 3/4 页)
    没怀之前,赵江河还可以想办法不让胡宁怀上,但已经怀上了,赵江河就不好再出手了。
    怀上了,肚子里的孩子就是炎帝之子,对炎帝之子出手,赵江河肯定会受到人族气运的反噬。
    恐怕只要是在精神幻境之中,赵江河就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并且帝辛说过,精神幻境与现实世界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谁又说得清楚呢?要是赵江河在精神幻境之中对炎帝之子出手,不止在精神幻境之中受到人族气运反噬,在现实世界之中同样受到人族气运反噬。
    那赵江河就只能玩完了。
    已成定局,赵江河只能想办法如何向炎帝交代了。
    赵江河来到许家,许家之人热情款待,赵江河心中有事,始终是兴致不高。饭后,许行单独找上赵江河。
    许行问到:“师傅,你怎么好像心事重重一样。”
    赵江河在心里白了许行一眼,我为何会心事重重,还不是因为你与女子结婚,连孩子都有了。
    赵江河苦笑着说到:“你结婚了,孩子都有了,做师傅当然为你高兴。不过这段时间,师傅游历魏国,发现许多百姓无粮可食,只能吃树皮草根。师傅看着那些百姓,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苦。”
    结婚生子已成定局,既然无法改变,赵江河想着多引导许行,多教许行一些农业有关的知识,尽量的减少自己的过错。
    许行听了之后,叹了一口气,他说到:“师傅所讲之事,我何尝不知呢?虽说我许家有吃有喝,但我们村中有不少的村民没得吃,特别是入冬之时,饥寒交迫。周边的一些村子,情况更加的严重。
    我虽然经常那食物出来接济他们,但也只是杯水车薪。
    师傅你教了我那么多知识,教我认字,教我识人明理,更教了我不少的种植谷物的知识。
    但我依旧帮不了他们。”
    许行虽然才十多岁,但一直跟着赵江河学习。赵江河来自未来,他懂得不少的农业知识。
    为了交好许行,赵江河还在神国之中开辟了一方土地,加快神国之中的时间流速。赵江河根据自己懂的一些种植技术,不断的做实验。
    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方法可行,同样也是为了更好的梳理自己懂的知识。
    然后再传授给许行,赵江河可谓是一个合格的好老师。如果赵江河不是一个合格的好老师,他又怎么会在许行的心中那么重要呢?
    许行的确在赵江河那里学了不少的种植技术,产量也有不小的提升,但还是不够。
    一来是种子不够优良,二来是田地贫瘠,三来是天灾,四来是种田之人的积极性不够。
    优良的种子不是那么容易培育出来的,田地贫瘠,要变得肥沃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至于天灾就更不是人力可以逆转的。
    唯有大大的提高种田之人的积极性。
    种子、田地和天灾等问题解决了一些,产量有了一定的提升,但那些百姓也难以吃饱,因为他们所种的谷子,大部分要上交给贵族。
    那些种田的老百姓,可谓是毫无地位,连商人都不如。
    这就是种田之人的积极性不够的最大原因。
    商人源于商族部落,由于商族部落之人拉车在各个部落之中买卖,商族越来越强,最后击败大夏,建立大商朝。
    商之所以越来越强大,正是因为经商,有着良好完善的经济基础。
    大周虽然灭了大商,商人的地位依旧很高。至于种田的农民,地位就很低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