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沙漠经济(第 4/4 页)
这个负责人最开始的时候,其实并不怎么愿意过来这边,毕竟沙漠的环境,肯定没那么好,谁都想着在舒服的地方呆着。
但是接触的多了之后,他发现沙漠似乎也没那么可怕。只有有足够的资金砸进去,这些地方产生价值也不难。而且他们这些开发基地的带头人,只要经营好一个基地后,以后就能一直得到好处。
而且一旦真正开始有产出之后,产生的经济效应并不差,这些地方也不是纯粹的完全没产出的地方,就看怎么操作了。前期投资大,一旦改造好了,后期就不需要什么成本得到收获,这种投资也不是完全么意义。
往后他们会以第一批基地为前进堡垒,继续向沙漠深处扩展,把基地的规模扩大。比起湘南农业在其他地方的投资,这里的前期投资资金很大,但是这里的土地价值很便宜。
“嗯,这些辛苦你们了。以后这里除了作为农业基地之外,还会成为一个个旅游景区,我们不仅靠农业创收,还有旅游增收呢。”
刘畅看了眼基地的规划图,他对这些还算很满意。沙漠里的农业基地,除了农业,还可以搞旅游业。刘畅手上有着大把的资源,只要这里的配套起来后,他就能向外推动基地的旅游经济。
生态种植养殖,循环利用系统,保存的小小沙漠的风景,这些都是旅游经济的一部分,吸引那些喜欢到处走走的人来说,一点也不难。
两万亩的沙漠基地,这么大一片地方。可以做的事情很多,能产生的价值,也远远不是经济作物的那点价值。
还有一点,以后随着房子越建越多,到时农业的重要性就会越来越重要。一个小小的猪瘟,能让猪肉翻上好几番,其他的蔬菜也跟上升,到时自己手上掌握的资源越多,挣的也就越多。
七十年的期限,只要这些基地能够产生价值,往后能挣的就会越来越多。就目前为止,刘畅手中掌握的这种承包的地方不少,这也是资源。
如果运气不好亏本了,那就亏了呗,至少还能绿化这片沙漠。真正的土地投资花费,其实也没多少钱。
而绿色森林计划则是依靠这些基地往里面深入发展,到时还能号召一些人过来参入种树的万人行活动,顺便推一下基地。
“刘总,你什么时候回湘南?市里警局的人找你,说是省里和上面对那个团圆系统很有兴趣,准备往省内和国内全面推广。”
在巴丹吉林沙漠地带呆了段时间,刘畅又接着去其他几个定好的基地选址看了眼,从东往西,一路经过好几个省。
这一路考察下去,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过去了。这天刘畅正在最后一个基地选址的地方查看,他的助理给他打了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