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黑洞观想法(第 4/4 页)
由于电荷—宇称不守恒,即cp破坏,会有粒子对不能同时完成湮灭,导致各自时空的反物质湮灭更快,留下没有完全湮灭的正粒子。
此时的时空过于紧致,所以涨落强度接近于零,空间曲率趋向于无穷大。
但量子涨落终究开始了,它的出现,意味着不确定性的出现,意味着引力从大一统力中独立,意味着事物发展的可能性不再唯一。
于是,世界线分裂,熵开始暴增,剩下九维被迫割让出三分之二的维数来承载不确定性,它们以六维时空流形的形式,蜷缩在微观尺度。
这是一个正循环反馈的过程。
奇点的斥力使得宇宙膨胀,宇宙膨胀导致填充的世界线增多,时空曲率随之跌落,空间膨胀疯狂加速,爆胀发生。
于是,在一瞬之间,也就是10负35次方秒内,宇宙从一个近乎没有大小的奇点,膨胀了10的60次方倍,变成一个鸡蛋大小。
10负35次方秒,能量密度下降至临界点一,强相互作用力从统一力中分离。
10负9次方秒,能量密度下降至临界点二,电弱对称崩解,弱力和电磁力诞生,此时的温度是10e15度。此时的物质状态为夸克-胶子浆,密度为原子核一百倍。
10负3次方秒,能量密度下降至临界点三,夸克开始凝聚,中子与质子出现,此时的温度是十万亿度。
3分钟,能量密度下降至临界点四,质子与中子开始凝聚成稳定的原子核。
30万年,能量密度下降至临界点五,电子开始凝聚在原子核周围,第一个原子出现。
5亿年,第一颗恒星出现。
30亿年,第一个类星体出现。
50亿年,第一个星系出现。
72亿年,银河系发生爆炸,抛出大量物质,为太阳形成奠定基础。
93亿年,太阳系诞生。
一颗名为地球的生命行星,就这样出现在宇宙中。
“呼……”
程虚从惊心动魄的创世画卷中清醒过来,感知了一下自己的丹田,一股暖流已经随着他的观想孕育而出,盘桓在丹田之中。
也似一条脐带,一端连接他的意志,一端连接着虚空中的量子涨落,与无数世界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