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推此及彼唯实道(第 2/4 页)
须知此力,毫无疑问来自紫薇大世界的源头,而不是赤界的“近处”。
目不瞬视的凝望许久,南宫伯玉渐渐从惊讶到嘴角泛起一丝弧度——
原来如此!
这紫薇大世界中人物亡故、转世律动之照影,本是一种极高明的存在。其高明程度,知见之限,隔绝在“道境”这一层。也就是说,至少要有道境的修为,再加上合适的条件,方能看见这“律动”之影。
所以此时此刻,自东南方位,其实那律动之影已然发出了,但是南宫伯玉虽有道境法力,但神识和境界上却非完整的道境境界,所以依旧是“见不到”的。
如果没有赤界从中作梗,那么这亡去的律动之影,自无形中来,往无形中去,宛若存在于另一个时空,与你我皆属无涉。
但是现在多出了“赤界”,将其感应捕捉。
而且借用这样的因果,其所成就之物,却是供人成就近道的“竞合之影”。这一件物事,是供元婴修士成就近道所用,断然不可能是难见难闻之物;所以被摄取之后,其实就相当于要经历一个重新“翻译呈现”的过程,已具现为元婴修士可以感知的存在。
所以,南宫伯玉从赤界之外尺许的位置才看到“存在”的实体,就意味着从这个位置开始,此物的性相下沉到了他能够感知到的极限。
其实以令狐去病的修为,也不足以见到真实的呈现;但是剑灵所负的奇特特性,天生感知之力极强。而且一旦感知之后,所遇之物,他却会以自己所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
所以,南宫伯玉之所以会觉得令狐去病所呈现之画面不够精确,其实是因为那画面并非真实情境的展现,而是令狐去病自己的“想象”。但这一点,连令狐去病自己也不知道。
南宫伯玉深吸一口气。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翻译呈现”的过程,并非隔绝中断的——譬如将一物放置于黑箱之内,变化完成之后再取出来——因那律动之影本来无形无相,连绵不绝,所以这“翻译”的过程就是贯通的、一致的;当中有无限因果链条,道术法门。
对于南宫伯玉而言,这不亚于一一条反推的路径。
南宫伯玉的身躯,在深空中化作一方清澈的塑像。
数十息之后,在南宫伯玉眼中,那律动已然延长到了二尺的位置。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