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颠倒关门 大敌惊闻(第 2/4 页)
但是这份感应,却和拾遗书简前几次心神验证稍有不同。
归无咎莫名生出一个念头:此地距离黄阳界,实则远远超过十余万里的界限。但是因为某种意外的原因,拾遗书简的瞬移功效却并未丧失。
归无咎以这一块浮石为根基,寻到方圆十余里内最大的一座小岛,悄摸摸的靠近。
就这样依样葫芦,依靠一个个跳板深入其中。归无咎认定,此间若是有什么山门道场之流存在,必定是依托于较大的飞岛之上。因而愈是接触较大的岛屿,就愈加小心。
这处不知是小界还是洞穴的深诡秘地,空中浮石飞屿也是有规律的。
自东向西,这飘浮的飞石总体上看体积是逐渐增大的。纵然有一二例外,但是大致的趋势却是确凿无疑。
此时已经是两刻钟过去。归无咎渐渐熟悉此地之气息后,产生一个念头:似乎这里的气象,较紫薇大世界本土为古,但是和黄阳界相比又似乎更新。
若说黄阳界中气息与先古相同,而紫微大世界中的气息为“现世”气象;此处元气精粗,似介于两者之间,正处于一次纪元轮转的前后交接处。
又过了一阵,天空之中的黑色愈发深湛。归无咎眼前一个恍惚,突然省悟,这里似乎有几分熟悉……
此时目力已经难辨百丈之外。
归无咎心中一哂。半个时辰刚刚学会的神通,想不到立刻就有了用武之地。
丹田之中元气转动。归无咎隐匿之身虽并未有丝毫气息放出,但是他对于人物气机的感知敏锐程度,立刻提升了一倍。
长空尽染。
机缘巧合,第一次动用这一道神通,归无咎心中也有几分振奋。唯有在实战之中,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掘每一道神通的妙用。
譬如此刻,归无咎立刻发现了这一神通的一项长处,堪称妙用无穷。
原来,“长空尽染”神通,在感应距离倍增的情况下,本身不需要释放一丝一毫的气机。这就意味着,此术在御主隐匿身形切忌暴露的环境下,可谓大放异彩。
好巧不巧,这一道神通使出,果然就发挥效用。
在“长空尽染”感应边缘的一座五指山中,隐隐约约感应到几道气机。
其中一道最强的气机,清晰的感到气息极为精湛。但是单论功行,未必能够超出归无咎去;而另外四道,却孱弱许多,至多不超过金丹初期的境界。
归无咎暗暗一试。在这个距离上,自己即便将“长空尽染”神通运转到极致,也无法精确捕捉五人面目。
于是暗暗起了遁法,化作一道浮云,几乎在不引发任何元气波动的前提下缓缓靠近。同时“长空尽染”神通运转到极致,只待能够清晰感悟五人之形象,就立刻止步。
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又接近了三分之一的距离。
这里就是归无咎能够精确感应到五人的界限。
随着归无咎心中玄功默转,五人之面目清晰的浮现出来。当“形”一旦被把握的瞬间,“声”也同步地纳入归无咎掌控之中。
无一例外,那四个功行稍逊之人都是筑基境界,三男一女,年纪均幼。这四人虽然服饰古朴谲怪,但是面容都极为清秀,不亚于南门芊、北门云铮。
至于四人对面的哪一位,正襟危坐,一道道书卷随意丢弃在身旁,面容却异常熟悉。正是两月之前,归无咎曾经在天幕中见到的“老相识”——
红发黑面,眸生双瞳。
九重楼。
归无咎心中一跳,果然是来到了所谓的“广渊天”中。
不久之前,此处空间愈来愈黑、而“拾遗书简”感应中又似乎极为遥远。归无咎就已经产生了猜测——这里似乎和三生阴阳洞天中三处出口之一的“广渊天”有几分相似。
黄阳界,这数十万年前曾经被击破的阴阳洞天碎片,似乎还有另外一重身份?
既然其本体在数十万年前曾经是阴阳洞天,那么这辈空蕴念剑击碎的数十道碎片,宛如蛞蝓一般再生活力,有无可能再次形成了规模较小的阴阳洞天?
当然,先前先入为主的将之视为“小界”也不算错。因为若是阴阳洞天的两头出口都被封死,那么“阴阳洞天”就是“小界”,“小界”就是“阴阳洞天”。
可以想象。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