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四十章 一日顿悟四神通(第 2/4 页)

    归无咎心中一笑,对于此事他心中已有腹稿。只是“铨道会”迫在眉睫。料想此会之后,更大规模的挑战之前,就是自己精研此术的时间了。

    在此地收获虽大,但是同样也足足耗费了归无咎两月时间。

    此刻对于归无咎而言,时间已经极为紧迫。抓紧剩余不多的时间,研习妙观智大魔尊所留“丹中之婴”的法门,提升眼前的即战力,才是一件更为紧迫的事。

    归无咎自忖于此地空蕴念剑所展露的一切已经到了熟极而流的地步。心念一动,就要把放出的心神缓缓撤回,自入定外烁、神意遥感的状态醒转过来。

    但这个念头刚刚产生,归无咎神魂之中竟莫名产生一种奇异的不适感。

    归无咎警惕心瞬间提起。

    念头愈是潜伏于细微,他愈是不敢大意。深吸一口气,瞬间进入神魂鉴物、福至心灵的最佳状态,和百年前完成《九元书》时最后一步的高昂状态难分伯仲。

    虽然此刻并无无名墨珠加持,但是归无咎屡得机缘,修为底蕴也是今非昔比。未过多久,就寻到了心潮症结之所在。

    归无咎暗暗纳罕,原来是虚惊一场。

    原来,并非是他遇到了什么危险警兆,而是有一桩意外的选择出现在面前。甚至也可以说,是一桩难得的机缘。

    冥冥之中有一道谕示:此刻正是归无咎精神力集中至最高点的时候;趁此契机,大可以进入“神通顿悟”的境界,在一日之间拟合炼化“十八神通”中的四道神通。

    这个念头告诉归无咎,若是错过这次机会,选择日后慢慢修炼,那这四道神通就不是一日成就了。每一道神通想要炼成,至少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

    “神通顿悟”的机缘。

    “神通顿悟”比之道法修炼之中的“顿悟”更要难得何止十倍。并非单纯的资质出众就可以做到。

    顿渐之间,似远实近,似乎相反,实则相成。若非天时地利人和,种种机缘凑在一起,是决计难以遇见“神通顿悟”的盛景的。

    不止如此,“神通顿悟”心潮一起,仅仅是一个启示的“引子”,并不意味着必定成功。这一点又和寻常的道缘启示截然不同,尤其值得注意。

    一旦失败,其后果也异常严重,肉身神魂也有可能遭受重创。这种代价,完全是不可承受的。

    因此古往今来,有许多资质上惊才绝艳之辈,纵然得到了“神通顿悟”的机会,若是感到把握不足,宁愿放弃此道,选择按部就班的修行法门。

    一日与十二年。

    以归无咎的道途艰难,能够有长驱捷径的机会,归无咎是决计不肯放过的。但是此间的风险,又非得尽数避过不可。

    好在归无咎的神意敏锐,堪称登峰造极,几乎可以说是处于古今以来金丹境界的最高峰。

    只稍稍沉下心来又细细捕捉琢磨了半盏茶功夫,就得到了精确的结论。

    此事可行。

    归无咎能够得到“神通顿悟”的机缘,是由几个方面的原因共同促成的。

    其一,越衡宗寻常真传弟子,三千道术在灵形后期就开始准备神通雏形,一旦成就金丹境界,至少要同时炼成三至六种神通。如归无咎这般积压之今日。意欲一举成功的,实在是前所未有。

    正因为拖延日久,一旦遇到合适的机会,这一念头便如同洪水决堤一般陡然迸发出来,其势不可抑制。

    第二个原因是人所共见的,那就是今日参悟空蕴念剑遗迹的机缘,使得归无咎神魂道念大受刺激。快马扬鞭,驰骋千里,激发了自身的全部的潜力。

    这两个原因虽然重要,但是第三个原因才是真正的根本。

    这最后一项因素,算得上是完全的机缘巧合。当年之因,今日之果,两相结合,显得分外切题。

    原来,归无咎当初履足荒海之时。为了迎接以弱击强、极有可能越阶作战的险恶环境,将《通灵显化真形图》中三千道术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着实下了一番苦功。

    这一经历,把三千法中看似不起眼,但似弱实强、有以小博大潜力的法门,尽数梳理了一遍,时至今日,依旧历历在心。

    最终归无咎所成就腹稿,选取神通种子为何,向何等方向吞并演化,所设计的精密方案就有八九种之多。

    当然,人所共知的是,最终被归无咎选定、大放异彩的,是依托“元光显化”之法炼成的分光剑术。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仙逆 神话之后 大夏文圣 异香 玄鉴仙族 剑来 武圣! 穿越远古携千亿物资帮反派养崽崽 志怪书 逆仙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冰河洗剑录 最强兵王混花都 洪荒之青虚 不朽凡人 仙父 修真门派掌门路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卧虎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