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十九章 摩云道上神通法(第 2/4 页)

    九宗之内,论对于其余八家功法的了解熟稔,幽寰宗独占鳌头,余派拍马难及。从这个角度上说,这一次秘境深处至高玄种四损其三,也算是求仁得仁,自有因果。

    此时,归无咎、杜念莎二人渐步向前,丹意稍成,一身神通变化之数,尽在萧天石等人之目中。这十人双目全神贯注,不放过一丝一毫的精微之处。

    杜念莎头顶处仙云霭然,丹霞阵阵,一根鲜嫩欲滴的二尺青枝当头生长,陆续开出七朵花瓣,色泽各不相同。其余六朵花瓣都是一般大小,唯有最后一朵淡绿色九叶花瓣,却比其余六花稍稍小了十分之一左右。

    七朵异花完全绽放,其中隐约现出文字流淌,金光呈祥,一道道收拢归一,自杜念莎顶门如“灌顶”一般吸纳涌入。

    前六朵花瓣之上的文字,甚微而玄。以萧天石等旁观之人目力,似乎明明可以将花中文字完全分辨明白;但阅览一遍之后,脑海中却空空荡荡,又一无所有。

    但最后那一朵稍小的九叶红花却不同,人人俱可从中捕捉到《北冥造育经》五个大字在那花瓣之右首。当中经文,亦可大约记得十之三四有奇。

    萧天石一转头,暗中神意相传道:“传闻百余年前白新禅返回之时,这最后半部《北冥造育经》尚是半数可见,半数隐藏的模样。短短百余年,这经文正文又隐去了一二成。据此推断,藏象宗在四百年内完成完道大业,并非没有可能。”

    张宏辩不以为然道:“这推演完道之法,如果一开始走上了死路,错了就是错了,哪怕最终只余下一个字未能相谐,所谓‘完道’就不算成功。此一步道断之术,岂因篇幅稍有增减进退而褒贬?眼前所见,并不足以为意。”

    原来《二相生化玄机秘指》本身虽是藏象宗至高真法,但其实既非功法,又非神通。严格来说,倒是以“枢纽”二字名之较为妥当。

    参悟这一道上法之人,若是从中悟出分属阴阳五行的七部功法各一,且均臻于无上至境,藏象宗的“道”便可谓趋于圆满,所谓“完道”是也。

    这七部功法是否臻于至善,评断标准便在于“字字珠玑,不落一字”这八个字上。参其法时,深然其理;得法之后,一字不存。

    经历历代天尊、大能的努力,前六部功法已然臻于至善之境,因此连其功法名目、正文也自然隐去;唯有最后一部水属性功法《北冥造育经》推演未全,以至于藏象宗距离“完道”尚差最后一步。

    休看这一步看似差距不大。但是落实在神通法门上,却影响甚微深远。

    九宗神通法门,虽然奥妙无穷。但以路数而论,大致分为三种。其一为“以无穷应无穷”,变中生变,无有丝毫拘束。如原陆宗、幽寰宗走的是这一条路。

    其二为“化万变而归一”,正本清源,复归于朴。盈法宗、缥缈宗正是这一路线的代表。

    其三介于两者之间,虽有无穷变化,又暗藏于有限的规矩约束之内,无限而有际,名同而实异。辰阳剑山、越衡宗、藏象宗三家乃是奉行此道。

    如辰阳剑山,两两之择,分出八种道途。而即便走上每一种道途的修士,其神通手段有又个性化的差异;再如越衡宗,将三千妙法合并归拢,最终形成十八道大神通。彼之十八神通,与我之十八神通,因收摄三千法各不相同的缘故,自然迥然不同。

    而藏象宗的神通手段,是将由《二相生化玄机秘指》中演化而生的七道功法,一门为主,为正;一门为辅,为反;两两正反相参,自然能生出一道神通。七大神通互为正反,最终能形成四十二道大神通。

    这四十二门大神通,法门变化因人而异,几乎囊括天人之间一切能所空无、生灭差别。四十二法同修,和越衡宗《通灵显化真形图》完法三千、成就最强十八道神通道理相近。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神话之后 剑来 大夏文圣 飞剑问道 仙逆 最强兵王混花都 谋局 神秘复苏 不朽凡人 洪荒:截教副教主 中州录 过河卒 乡野超级仙农 志怪书 武圣!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剑啸灵霄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仙父 我师叔是林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