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零四章 白驹过隙一甲子(第 2/4 页)

    稍稍遗憾之余,归无咎亦不得不自勉:百载结成金丹,才是根本要事。如期完成,便算成功。其余至于琐碎时间将神通法门、斗战经验推演到那一步,依自家缘法便可,不必过于勉强。

    毕竟尚有全珠以为倚仗,“实证”一关多多少少也会受益。

    所幸机缘垂青,有“意池”取代了盲目的比武论剑,使归无咎未曾留下遗憾。

    “意池”之中每一道法诀竹简,俱是一位前辈毕身道途之所系。其中最近的一位,距今也有二万三千余载;以功行而论,无一人在元婴三重境之下。

    要知晓“意池”中所载,并非空泛的神通领悟,而是扎扎实实地记载了每一位前辈的道途经历,法诀辩证,斗战心得,总而言之是一切“经验”的集合。

    通常而言,神通法诀尽可传得,但修士之道途履历、心证变化,本为绝密。即便亲若衣钵弟子,也绝没有笔之于书,传之后世的道理。因为这意味着一旦为敌手获悉,极易从中窥破自己道法心性之破绽。

    若一人倒也罢了。“意池”中这些修炼空蕴念剑的前辈共八百人,均如此做,原因为何倒是难以索考。

    但对归无咎而言,悉数消化,相当于获得了八百位前辈修士“实证”经验之集大成,收获不可谓不丰厚。天之厚赐,不过如许。

    不过话虽如此,若是归无咎自己并未在金丹之前成就真实的剑道神通,这些前辈实证经验依旧如镜花水月,难以为归无咎所用。这其中元玉精斛假丹法诀之功,依旧并未被取代。

    这数十载时间,终究并未成为归无咎的遗憾。

    完全消化领悟一人之所得,大约需要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大致算来,完成此事的时间恰好将金丹境之前之余暇完全填补,仿佛天作之合。

    精研“空蕴念剑”的同时,归无咎自身功行也在坚定不移的进步。

    意池中修炼的第十六年,归无咎遇到了破境灵形三重境的关口。

    第四十五年,归无咎终于触摸到了“丹前”圆满的关隘。

    这两道关隘,归无咎依次使用门中秘法,历时六年,九年得以渡过。

    这意味着归无咎真正站在了结丹的边缘,此时是他在意池中修行的第五十四年,也是他离开越衡山门,依托“五行杂玉”修行的第九十四年。

    每日在“意池”之中抽出一个时辰,证悟剑法经验,对归无咎来说还别有一道妙用。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神话之后 剑来 大夏文圣 飞剑问道 仙逆 谋局 最强兵王混花都 神秘复苏 不朽凡人 洪荒:截教副教主 中州录 过河卒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武圣! 志怪书 乡野超级仙农 剑啸灵霄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我师叔是林正英 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