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十三章 阵附内壁 宝演丹天(第 2/3 页)

    先祖遗愿既已达成,所余不过三万载的等待。为了避免无谓的祸端,秦氏家族一改先前将族门之秘代代相承的传统。落户狼壁山,将入阵之法以秘术暗藏于正殿影壁之中。

    若家族中出了一位元婴三重、兼通器道的后人,自然能够看清楚族门奥秘,寻得取出秘宝的方法。

    不过影壁所载,只是九山入阵次序等机关要诀。对于家族渊源,宝物传承,却反而另有语焉不详、似是而非之处,以免族中人物仓促行动。唯有来到此处,见到这面石壁,才能知晓全部细事。

    是以当初秦梦霖虽基本猜出自己和归无咎别有渊源,秦氏本是自一家“上宗”流落容州。但是对于越衡之名、玉岚秘境的本质,其实所知不详。对于越衡宗,也并没有什么归属感。

    尤其在秦氏已经式微的当口,秦梦霖将这道秘诀交给归无咎,更多的是性情投契,目的一致,而非履行什么家族传承的使命。

    碑文中还提到,秦甘庭所学极博,当时秦氏族人中能够继承所学的,实在不多。于是他在外游历时,招收了三位外姓弟子,尤其一位名为和熙的年轻人,天分才情超出群伦,极得秦甘庭爱重。闲暇之余,对于在曲寰岛暗藏珍宝的消息,也曾无意间对他言及。

    至于“玉岚之精”,本就是“璇玑定化炉”吸纳方圆数十万里之精气炼化的宝物。此物别有两般用途:其一九关合练,归于一人,用作解开秘宝机关的锁钥;其二同时是一道障眼法,若是旁人发现此处,极易把“九蕴之宝”当做玉岚秘境所生产的终极宝物。

    事实上这一设计果然无意间生效,瞒过了和熙的后人和凝。和氏一直将曲寰岛藏有秘宝的消息代代相传。只是自和凝搭上余玄宗之前,仅凭和氏之力并不足以踏足荒海,发掘宝藏。

    直到余玄宗控制荒海,和凝索性将之当做顺水人情,投献余玄宗。巧作伪饰,诈称余玄宗千万载传承。只是余玄宗费劲心力破解九山次序,也只在九蕴之宝上打转,并不知其中别有洞天。

    碑文末尾处,记事已毕,又有一段小记。

    “未知至道真传,是何等秘法?九宗俊彦,是何等人物?紫微大界,是何等风光?余困于容州荒野近二千载,虽上进之路已绝,然兴阵器之制作,毕先贤之遗愿,业始于彼而终于我,孰能为之?……流宕一生,岂弱于人!固知万钧之洪钟,无铮铮之细响;若得真法之传承,必展翅九霄之上!---容州流落客秦甘庭记。”

    归无咎见之默然。秦甘庭明明并未得真法传承,却能二百岁成就元婴,五百岁晋阶元婴四重,旁通器、阵诸家,实在是匪夷所思的旷代妙才。若其人出身于越衡宗门,前途不可限量。至少五百年之会,此人当是极有竞争力的人选。

    这一段文字,固然傲气十足,但此人心中之愤懑不平,道途断绝的失落,也明明白白的冲出壁垒,如在目前。

    归无咎心中既有怅惘,又有对先贤的敬佩惋惜。但是一旁的奚轻衡,却双目发光,脸上满是红晕,四肢微微颤抖,似乎井底之虫一旦翻越而出,见到一片新的天地。

    先前斗战时,她已从令符中“越衡真传”四字中得知归无咎身份。

    原来秦梦霖先祖也是越衡宗门人,流落荒海之外。

    一家至少十余万年历史的宗门!宗门之中,多位器道真人生于同一时代,各有歧见?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神话之后 剑来 大夏文圣 飞剑问道 仙逆 谋局 神秘复苏 最强兵王混花都 中州录 不朽凡人 洪荒:截教副教主 过河卒 武圣!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志怪书 我师叔是林正英 修真门派掌门路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乡野超级仙农 剑啸灵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