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十四章 洗尘尤有一重关(第 2/2 页)

    武殿主叹道:“在局中时,步步迷途;跳出局外,拨云见日。这一道谜题,其实数万年来不少先贤有所猜测,但均不了了之。我当年也有几分理清脉络、造福后学的心思,但终究力不能及。阴鱼九珠,不愧是一等之资。只是具体所值多少,还要费些思量。”

    黄殿主沉吟道:“功莫大于成道。当初我越衡宗有玄境断续之危,三祖助三代掌门成就真君之位,故得十天功。此卷亦有助人成道之效。若以上下论,真君之位与灵形修士,相去何啻于霄壤;然而以多寡论,三代掌门襄助一人,此卷足以立万世之基,又不能相提并论。两相权衡,或许在伯仲之间。”

    霍殿主道:“从另一角度看,若以为此卷价值与《论》部一百五十七卷相当,那么黄师弟所言也确实甚为允当。”

    武殿主沉声道:“二位师弟之言有理。明光殿暂披十天功,上呈九转灵光殿。”当即取出一道卷轴,三人各自批文,金光一闪飞出殿外。

    应武殿主要求,归无咎讲解了完成此册的前因后果。

    道途崎岖,除了功法层次,外物足备,资质禀赋,机缘气运四者之外,最不可轻忽的难题,便是九劫七十二难,合称“九九玄关”的道外疑难。

    如逐影劫、枯心劫,均是九大劫中令人闻之色变的险恶劫关,不知有多少英才卓越之辈在此处断送道途。

    九九玄关的第一关,名为尘心劫。这一关,说的是初入道途尘心未定,六根不净,难以持正本心、明道见性。这一关要靠自身的力量渡过极为不易,上古时便有故事流传,说某位大德之士浮沉半生,一朝醒悟,从功名宦海、利害成败中解脱出来,顿悟得道,步入真途。

    只是修道种子总是幼年入道为佳,总不能都是如此颠沛半生,等到四五十岁勘破尘缘再入道门。如此做的话,修道的最佳时间已经错过。

    但是这一道“尘心劫”在当今越衡一流的巨派大宗内,却不再视为难关,与逐影、枯心诸劫不可同日而语。各家均有秘法,有的称之为“点凡”,有的称之为“洗尘”,有的称之为“炼真”,名目虽异,其实一理。譬如本门冲霄阁弟子,入门之后均有元婴三重修为的大修士为其施法,号称“玄真点明台”,一举破去尘心一劫。

    如木愔璃为食道灵鱼带回越衡山门后,虽南宫宗主突遭意外损伤,但数日后依旧由另一位真君大能梁月笙亲自为其施展“玄真点明台”之术,顺带连淬凡四关一并度过。这也是她入门数日方才与同门相见的原因。归无咎十二年前,也是由南宫宗主亲自施法,过了此关。

    然而,归无咎却另一个角度发现问题。

    冲霄阁弟子所修行的《九元书》是世间唯一一种在真气境中就能产生种种歧途别见、理解不纯的功法。按照门中前辈观点,《九元书》脱胎于直指大道的无上秘典《通灵显化真形图》,内蕴形上之法,故有知见之难。

    此评语不能说错,但却是只知其一,未知其二。归无咎突破“返照”一关的过程中分明看到,《九元书》不愧是脱胎于至典的秘法,对修道者精神心境上的要求极高,非得达到圆成自足的境地不可。“玄真点明台”之术表面上帮助初入道的修士了却种种杂念妄想,但却并未能够建立起一种圆融自在的意境。

    就好似一人身上长了脓块,“玄真点明台”之术相当于助其挤破脓水,擦拭干净,但并不能帮助其新生血肉皮肤,达到光洁无暇的地步。故而其心性似定实瘐,以至于修习功法的过程中始终隔了一层,产生种种偏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五仙门 叩问仙道 玄鉴仙族 彼岸之主 过河卒 神话之后 剑啸灵霄 仙人消失之后 武圣!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阵问长生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剑来 盖世双谐 志怪书 修仙琐录 山河志异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为龙之道 彼岸之主 中州录 武圣!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逆仙 过河卒 大夏文圣 卧虎藏龙 不朽凡人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阵问长生 志怪书 神话之后 仙逆 遮天 造化娲皇 山河志异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