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十二章 应灵分形 寄情斩身(第 1/4 页)

    “寄情”之术在实用之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似寻常赠予弟子晚辈的神通手段,若是由其自使,因这些弟子晚辈功力尚低之故,或许并未觉察到危险、来得及动用法宝,便着了旁人的道。此等情形并不罕见。以上凌下,让人至死都不知发生了何事,不算困难。

    为了应对类似情形,可动用心意寄托之法,辨其吉凶。一俟遇见危险,护身之宝不待当事人灵觉呼唤,自然便发动出来。

    上乘的护身之宝,十有八九都能做到这一步。

    但若只是如此,保守不失固然有余,却失去了许多主动性。形格势禁,该当亮剑破局之时机,低辈弟子未必能把握得住。

    如今归无咎“寄情”之法,可谓更进一层,能够做到这一步。此等情势之下,等若己身亲临。

    然此时此刻,归无咎所思已然超过了应用的层面,而是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眼前的又一个“归无咎”,是其正身。

    归无咎之元婴法身,因是真正的“五五之婴”的缘故,与本人真身几无差别。独立周游数十数百载,哪怕依傍其修行立身,皆不见有一丝损伤。其实最近数十载以来,所遇一应人事,乃至周游往返,皆是以法身行之。

    至于原先这具肉身,反倒成了相对次要的“化身”。因其精纯淬炼至练气驻形之圆满,同样蕴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灵智。

    严格说,二者都是归无咎“真我”的一部分。

    此时归无咎思考的是——

    若是动用“寄情”之法,将一剑寄托于分身之上。

    那么此剑由归无咎施展,亦或者由归无咎之“分身”施展,会有何等区别?

    似乎施展法门之人,皆是“归无咎”自己;但是细细思量,却又有所不同。

    空想无益。

    骈指一点,剑意微动,归无咎就这么做了。

    一枚小剑,清芒一烁,立刻钻入“归无咎”眉心之中,隐匿不见。

    剑心入寄的一瞬,这具“分身”双目一凝,射出两道寒光,灼灼逼人。竟似在“剑心相合”之下,灵智有了极大的攀升。

    心意一转,体察之间,当中虚实立刻彰显。

    果然是有区别的。

    若是由归无咎法身运使这一剑,气机相感而动,其实与亲自施展剑术无异。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大夏文圣 剑来 异香 神话之后 武圣! 玄鉴仙族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仙逆 志怪书 冰河洗剑录 洪荒之青虚 逆仙 不朽凡人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绝世神主 洪荒:截教副教主 家族修仙:我被族人带上天 过河卒 我师叔是林正英 我本无意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