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楔子4 玄幽之上合道缘(第 1/3 页)

    巨御部乃是朵兀诸族中的一部。

    朵兀诸族盘踞希岚大草原已千余载。若骑着骏马,从巨御部南北七十八寨向北而驰,大约一年左右的时间,便能走出希岚大草原的北部边界,接壤繁盛富庶的大晋王朝。大晋王朝以天下之正中自居,以为希岚大草原为天下之正南,于是将希岚大草原又称之为“南原”,朵兀诸族称之为“南部百族”。

    虽然名称为“百族”,其实朵兀诸族的部落何止数万。而这支“巨御部”又是位处希岚大草原的南部边缘,可谓南族之至南。

    巨御部族所栖息的山麓,是一条东西向的狭长山脉,名为洵山,南北山脊不过十余里,最高处不过二三百丈;但是东西长却不知有几千几万里,远远超过巨御部、甚至整个朵兀诸族的活动范围。

    而翻过洵山山脉,便是陆地之尽头,碧波白浪,苍茫无际,名为玄渊海。白日里南寨族主木謇带着女儿木愔璃和一众健儿,出海捕鱼便正在此处。每隔半年,更要组织更多人手,取水晒盐。

    巨御部南倚鱼盐,北狩草原,却不必像其他朵兀部族一般,倚仗马匹和毡子,漂泊流离,逐水草而居。结寨于洵山之阴,背靠山脉遮挡海风,面向十余里宽依山绵延的密林,抵御草原风沙侵袭,地势可谓得天独厚。族群繁衍壮大于此,至今已接近千载。

    一千三百年前,大晋出现了一位雄才大略的中兴之主晋武帝,策马扬鞭四十载,一举结束了晋王朝延续四百年的王室衰微、四海幅裂的局面,重新建立起强大而统一的晋朝。之后他向北、向西击破六十余小国,向南击败了当时希岚大草原上的霸主沙余族。

    当晋武帝的的妻弟、也是大晋第一名将龙仲晴率领先锋精锐击破沙余王金帐,驰洵山而望南海,将晋室中兴推向辉煌顶点的时候,晋武帝已经是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了。

    大地南部边界的发现让晋武帝兴奋不已,毕竟大晋古籍中虽不乏对“南海”的记载,但大晋世世代代所知的南方,只知有天南之原,不知有天南之海。或许早有人推测大海在希岚草原的南方尽头,但是这种猜测却并未得到证实。

    而这片土著号称“玄渊海”的汪洋,沿着海岸线往东西奔驰数月也看不见尽头,显然正是古籍中的南海。

    于是晋武帝命龙仲晴采洵山之石以立碑,高九丈,宽四丈,其上刻十六个大字:

    “德迈先古,业立乾坤,铭于南海,以彰至尊。”

    其碑今日犹存,正在巨御部族营寨向东七百里处。

    事实上,晋武帝对于长驱玄渊海的兴趣绝不仅仅是因为地理发现。南海有仙山是大晋流传数千年的传说。在勒碑记功之后不久,对长生不老、寻访神仙的渴望促使晋武帝动员全国民力、费十二年之功造出数十艘长三百丈、宽一百丈的“天宝海舟”,并任命信赖的总管太监苏录丹为访仙正使,南渡寻找仙山。

    扬帆南渡,几多辛苦波折不足为外人道;光阴荏苒,再返回已是三十六年之后。

    当年出发的三万船员只回来了五百七十四人,包括访仙使苏录丹、两位副使在内的九成多船员均在航海的过程中得了疫病离世。航行过程中大则方圆七八里、小则四五十丈的荒岛乱礁倒也发现了三四百个,一一画影图形,制成谱牒,不过又哪里有什么神仙洞府、灵药仙丹了?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神话之后 武圣! 志怪书 魔门败类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玄鉴仙族 过河卒 剑啸灵霄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五仙门 你们修仙,我种田 叩问仙道 仙人消失之后 山河志异 修仙琐录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最多阅读 剑来 武圣! 彼岸之主 中州录 左冷禅 旁门左道:从乱葬岗开始 卧虎藏龙 为龙之道 过河卒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志怪书 仙逆 青衿问道 神话之后 阵问长生 仙父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我在明朝当衙内 仙人消失之后 冰河洗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