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十二章 曾流青(第 1/2 页)

    作为东莞新能源科技电子有限公司的ceo兼任经理,曾流青目前有点苦恼。

    前几天,香港总公司那边的合伙人梁少华打电话给他,电话里面,梁少华谈及大股东凯雷方面很有可能要撤资。

    1989年,曾流青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系毕业后,被分配至福建一家国企。三个月之后他辞去工作,跑到粤省一家电子厂做工程师。

    而他去的这家公司是东莞新科磁电厂(sae旗下制造基地),目前sae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独立硬盘磁头供应商。

    曾流青在新科一干就是十年,因出色的专业能力和胆识,在31岁便成了最年轻的工程总监,而且是第一位大陆籍总监。

    有一天,sae执行总裁梁少华来找他,让他帮忙考察一个电池项目。他到鹏城跟专家们讨论了一天,回来写了一份报告,说如果要做电池是肯定能做得出来的。

    梁少华想拉曾流青一起做电池,但他最初并没有答应。当时曾流青正被猎头挖人,打算从新科离职去鹏城一家公司做总经理。于是梁少华又找了陈齐康做说客。陈齐康是曾流青在新科的上司。他从美国打电话来,曾流青终于被说动,三个人决定一起做电池。

    就这样,1999年,梁少华、陈齐康、曾流青等人组建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简称atl,并在粤省莞城成立了首家工厂。

    要做电池了,atl首先要为自己找准一个研发方向。当时市场上圆形电池、方形电池等产品是索尼、松下等日企的天下。他们自动化程度很高,质量整齐划一,中国企业很难与其竞争。

    这样,尺寸灵活多变、不太适合自动化的聚合物软包电池,就成了atl的选择。当时诺基亚一款翻盖式手机配的是索尼的聚合物电池,atl买来这款手机拆开研究。这种电池短小、轻薄,便于携带,创业团队感觉到这可能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于是曾流青带着资金飞到美国,购买了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聚合物锂电池的专利授权。但那项技术暗藏着一个致命的缺陷。当时全球二十几家购买了专利授权的企业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陷阱,包括小小的atl。

    拿到专利授权的曾流青兴冲冲的回到中国,一群创业者开始试制聚合物软包电池。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他们发现,按贝尔实验室配方做出来的电池有个要命的问题——反复充放电后,电池会鼓气变形,以至于不能继续使用。

    创业的250万美元已经花去大半,而产品却不能使用。负责工程的曾流青跑回美国找专利授权人。结果对方慢悠悠地说,电池鼓气是一个本质问题,他们也不知道怎样解决。被授权的全球二十几家企业也都没人能解决这一问题。

    巨款买来的专利技术可能付之东流,协议还规定了卖出一颗电池要支付对方固定比例的提成。眼看账面上的钱花得差不多了,还没有生产出产品,公司前景看来一片迷茫。然而靠着经验和技术团队支撑,曾流青带着atl的团队最终还是极有韧性地克服了这个技术难题,成为了全球唯一一家将该项技术成功量产的公司。

    而且非常幸运的是,atl赶上了好时候。2000年正值国内手机普及的高峰期,很多国有企业都申请了手机制造牌照。当时的手机行业流行ckd,从韩国方案商那里买来套件,组装一下就成了手机,而且卖得不错。不过整个产业链中,国内企业高度依赖于韩国方案商,能改动的东西很少,除了电池。

    atl的机会就来了。atl与客户谈判,报价是客户所用韩国电池的一半,容量却增加一倍。没有哪个客户能抵抗这个诱惑,订单纷沓而来,尽管当时atl的电池一致性还远没达到现在的高度。靠着高性价比,atl一下子就打开了手机市场。

    2002年6月,atl单月盈利,当年实现整年盈利。不过为了快速成长扩大规模,atl还是进行了融资,台湾汉鼎是atl拿到的第一个机构风投。2003年,又找了第二轮投资,美国凯雷投资和英国3i集团投了2500万美元。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华娱从男模开始 讨逆 修罗剑神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大医无疆 牧者密续 至尊战王 大国军垦 那年花开1981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重回1982小渔村 1979黄金时代 超级修真弃少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国民法医 混沌天帝诀 巅峰学霸
最多阅读 捞尸人 慢性沉迷 仵作惊华 顶级诱捕公式 雪意和五点钟 丹霄万里 理我一下 漂亮朋友 好运时间 小蘑菇 黑天 白色口哨 斗爱之冠 刺青 病态占有 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 还债 魔种降临 薄荷酒 盖世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