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31章 【古代治国习惯科普】(第 2/4 页)

    咋整?

    塞进自己腰包呗。

    但是大唐户部也不是吃干饭的,能成为朝堂大佬的都是基层爬上来的,下面那一塞腰包的手法,其实都是大佬们玩剩夏的……

    这时候就现出户簿的重要了!

    全国记载人口只有2400对吧?

    你们实际收了4000万人口的钱粮对吧?

    哼哼,想要私自塞进腰包,不行!

    咱们会推算,会根据户籍进行参而考之,如今乃是盛世之年,不比大唐刚刚建立的时候兵荒马乱,这种年月,人口肯定猛增,既然如此,各地钱粮按照增减补缴。

    什么是增减补缴?

    说白了就是后世所谓的数学系数。

    古人的智慧,其实比后世更加高远,他们虽然不懂得现代科学,但他们积累了无数的经验。

    有时候经验比科学手段更神奇。

    大唐户部制订增减补缴的时候,玩的就是这个经验手法……

    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多收,有的削减,看似毫无道理,然而复合实际,户部大佬们才不会管你们下面报屈叫苦,大佬们制订的增减系数保证让你们无法自塞腰包。

    经验这东西,有时候真的很吓人。

    据传贞观六年户部进行全国税收押解入库,各地粮仓竟然连一百斤粮食都无法贪,这是何等吓人的精确,简直超出了后世人的想象,全国几千万人口的税收,数字差距竟然只有一百斤上下,这种āo)作即使放到拥有无数科技手段的后世,恐怕也只能对古代之人说一声佩服。

    因为,后世人做不到这么精确。

    而大唐之所以能够如此精确,正是因为朝堂大佬们根据经验制订的增补系数。

    打个比方,河北道比较穷,虽然道级户簿上面记载了人口200万,但是实际可能因为青黄不接饿死了很多人,那么税收肯定和实际不符,钱粮肯定收不齐200万人口的税。

    怎么办,增减系数啊,大唐户部大佬们大笔一挥,直接给予河北道‘两成并四’的减免。

    两成并四是什么意思?

    搁在后世就是84折。

    对,大家没看错,朝堂户部大佬给河北道打折了。

    你们河北道按说应该上缴国库100万石粮食,但是根据增减系数只需要上缴84万石入库……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我家娘子,不对劲 江湖三女侠 天下枭雄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沉溺 嬉游花丛 王者至尊小说 希腊神话 小老板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红警军团在废土 秘密部队之龙焱 妖尾的文字魔法 办公室潜规则 蜀汉之庄稼汉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重生之民国元帅 世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