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82章 【乘龟渡海,我去接应陛下】(第 1/4 页)

    “三千里路要走多久?”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存在不确定性,别说是古代,现代也一样,比如交通工具不同,赶路方式不同,同样的路程可能相差很数天,骑马和乘车有着天然上的区别。

    不过若是确定了出行方式的话,倒也可以粗略推算出赶路的时间。

    “三千里要走多久?”

    李云再次问了众人一句。

    近日天气回暖,地上积雪融化,渤海城的建设再次重启,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热火朝天景象,无数百姓劳碌拼搏,又有妇女箪食壶浆,孩子们也加入进来,帮着大人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李云这几天一直待在工地上,时时刻刻关注着工程的进度,他并非担心工程进度太慢,而是害怕百姓干活的时候出危险。

    城墙已经筑了一丈高,再往上需要搭建木架子,古代建城没有太好的防护措施,一个不小心就容易摔死人,偏偏百姓们干活热情太高,他们经常把李云的严令当做耳旁风。

    您这边让我小心?

    可以,俺们听着!

    您让俺们绑着绳子?

    行啊,这不是绑着呢么……

    但是等到李云稍微走开,百姓们转眼就把安全绳扔掉,然后毫无防护的爬上爬下,扛着一根根木头去搭建架子。

    这或者就是所谓的国人习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管政策是好是坏,老百姓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来。

    所以李云不得不抽出大量时间,每天在工地上来来回回巡视,他身为诸侯都要劳苦奔波,其他人自然不可能干坐着,于是每当李云巡视工程之时,他的身边总是跟随了一大群人。

    说是一大群人,其实都是官,并且官还不小,起步就是国公。

    比如尉迟敬德。

    比如秦琼。

    此前高句丽大兵来袭,两位国公千里驰援,配合李云的计策,一战干挺高句丽,原本两位国公应该班师回朝,想不到收到了长安的飞禽传书。

    皇帝要带文武百官前来渤海观礼,尉迟敬德和秦琼直接不用班师回朝了,否则班师回去还得再来一趟,军队一来一回得耗费多一倍的粮食。

    所以他们选择呆在渤海,等候李世民和大唐群臣的到来。

    除了尉迟敬德和秦琼,跟着李云巡视的还有其他人,比如程咬金,比如刘鸿基,再后面则是年轻一代的梯队,其中以长孙冲和程处默最为拔尖。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民国之文豪崛起 末日走私商 九州缥缈录 儒道之天下霸主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斗罗御兽收服小舞当兔女仆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史上第一佛修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纸牌 雪狼出击 苟出一个盛唐 决战第三帝国 大唐官 斗罗之空棍 天下枭雄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沉溺 我家娘子,不对劲 重生之颠覆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