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老都知(第 3/4 页)
苏利涉点头,心中有些沉重:“臣干当过御药院。当年永厚皇帝不豫,是臣随侍的医药。”
“永厚之疾,久在潜邸时便有,也曾多次发作。”
“之前身体胖大,到后来消瘦得不成样子,此分明是消渴之症。”
“《千金方》有言,消渴病者慎者三:一饮酒,二房事,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它;不如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
“而此三者,永厚皆不能免,即位之后,便消沉抑郁。朝臣每以永厚性情使然,而臣后来思忖,其实,这也当算作症状之一。”
“而当时医案,认为永厚乃是忧思过度,心阴受损,肝气失和所致的脏躁之疾。”
“因为心阴不足,心失所养,则精神恍惚,睡眠不安,心中烦乱。”
“而肝气失和,疏泄失常,则悲伤欲哭,不能自主,或言行妄为。”
“永厚的症状里,这些倒是的确都有。”
“于是医官开出了甘麦大枣汤。”
“甘麦大枣汤中,小麦养心阴,益心气,安心神,除烦热;甘草补益心气,和中缓急;大枣甘平质润,益气和中,润燥缓急。”
“然永厚行用此药之后,病势不得缓解,治平四年正月朔那场大风霾后,病势反倒突然转重……不日就……不日就……”
说到这里,虽然事情经过了很多年,苏利涉还是忍不住唏嘘垂泣起来。
赵煦赶紧安慰道:“收到石得一的奏章之后,我也命内宫档查了当年永厚皇帝医案。”
“当时老都知已经迁了供备库使,而永厚不豫后,你又申请调职回御药院,侍医药最勤,言辄流涕。”
“别人避之不及的差遣,你却甘之如饴。”
“及帝崩,又乞与医官同贬,三上表待罪,而神考不许。”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