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八十七章 弄潮的开端(第 3/4 页)

    刘民生已经在大院门口等他。

    在刘民生的带领下,奔驰越过森严的门哨,折进了绿树成荫的大院,缓缓地滑到了胡宪峋的家门口。

    这是一个有一幢二层小楼的院落。

    张云起停好车还没进院门,远远就看见了一副奇异的画面。

    时至傍晚,夏季白天仍然是漫长的。在斑驳温热的阳光下,胡宪峋穿着老汉衫,黝黑的脖子上挂着汗巾,正挥舞锄头在院落里营务庄稼。

    院落左侧的地里栽种着玉米和花生,长势格外喜人,玉米杆上挂着的果实已抽出长长的金穗,花生地里一片浓绿,靠院落的藤藤蔓蔓上,挂有丝瓜、西红柿、茄子和辣椒。

    旁边的刘民生见张云起意外的表情,笑着说道:“他有这个癖好,爱在自己住的地方种点玉米什么的。年前他刚住进来的时候,我让人搬了些花草,还被讲了一通,在他看来,即使从欣赏的角度来说,庄稼也比名花异草更有淳朴的美感。”

    张云起笑了笑,抬腿走进院落里。

    “这个辣椒秧呀,还是上次我去你老家云溪,特意买的方圆辣椒秧苗。”胡宪峋见张云起进来,也没停下手里的活,他一边拿着耙子给辣椒松土,一边说道:“我也吃的辣,不过你们的辣椒不好养活,今年里津水分足,根系受影响,好多都麻烂掉了,土壤要求也高,要那种氮、磷、钾充足的墨土、淤泥地呀。”

    张云起听着胡宪峋的话,脑子里想到的却是整个湘南地区的农业土壤问题。因为以这个老人的身份,视角不可能局限于这一亩三分地的庄稼死活。

    他感觉的出,这个老人非常注重三农问题,经常盼念着农民能不能有一口饱饭吃,只是湘南地区的三农问题受地域影响实在太大。这么说也不太对,自古以来,在田里挖刨的中国农民,哪个不是靠天吃饭的呢?

    张云起想到这里,说道:“土壤歪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作物的产量,像您说的那个墨土,主要在三角洲平原,淤泥土壤主要分布在长江和黄河流域,而龙湾云溪一带,有大面积的黄棕壤,在黄壤与红壤富铝化作用和棕壤粘化作用下,自然肥力也比较高,适合栽种方圆辣椒,但是我们湘南大部分地区都是红壤土地和黄壤土地,肥力差,养地难。”

    胡宪峋笑了一声,拄着耙头说道:“你对这方面还有研究?”

    张云起接过小保姆递过来的茶杯:“我们高中地理有中国土壤分类及地带性分布这些知识,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的。我觉得湘南地区的这些三农问题还算好解决,只是一个农药化肥等农资下行供应链体系建设的事情。”

    胡宪峋瞬时间就抓住了张云起的话外之音:“湘南地区的三农问题不好解决的地方是什么?”

    张云起没有迟疑:“人口。”

    胡宪峋扭过头来,那双锐利的眼睛看着张云起。

    张云起放下了茶杯,说道:“前些天我看了一组数据,我们湘南地区外流人口已经达到了603.1万人。当时很惊讶。”

    胡宪峋问:“怎么说?”

    张云起说道:“在那组数据当中,我还发现人口外流的前六名,都是广东地区。这点似乎很难避免。这也让我意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沿海地区得益于区位优势,经济只会越来越强,制造业迅猛发展,而制造业需要大量的人口支撑,我们湘南毗邻广东,不可避免的,会成为广东的人口加油站,因此可以预见的一点是,我们湘南地区农村青壮年劳动人口将会因此而大量流失掉,农村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我认为,在这样的情形下,再谈如何振兴农业、美丽农村、富裕农民,是很困难的。”

    “振兴农业、美丽农村、富裕农民。这个畅想好哇!”胡宪峋拄着耙头,抬眼望向天空,天空有美丽的夕阳,他笑了起来:“还是年轻人视野开阔,不拘泥于细节,能够宏观地直指问题核心。”

    “没有让您觉得我口无遮拦就好。”张云起笑了笑。

    其实这番话他曾经对初见说过。那时候更多的是对他自己说的,他需要坚定自己的想法和要走的路。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慢性沉迷 攻玉 我行让我上 情终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好运时间 覆水满杯 雪意和五点钟 不要在垃圾桶里捡男朋友 黄烟 七天七夜 同学婚约 白色口哨 黑天 营养过良 被绝情断欲后我成了万人迷 完美无缺 敬山水 枭起青壤 失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