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十九章 茶叶贸易的提前出现?(第 2/3 页)

    比如说海水晒盐的方法虽然是李元嘉提供的,但是他提供的只是自己上辈子零零散散得知的一些原理,其中最主要的甚至是来自于《舌尖上的中国》。所以根本上来说,海水晒盐还是那五个盐工一点点摸索出来的,所以具体的效率如何,产量如何,李元嘉都不是很清楚,所有的一切都只能根据一个盐工的叙说来大致推断。

    所以当初写信的时候,李元嘉自然不敢把话说得太满。

    他和韩路成或者马良说话的时候,牛逼吹的大一些没关系,但是和皇帝吹牛的话,到时候万一达不到岂不是很丢人?而且丢人还算是小事儿,要是给人扣一个欺君的帽子……

    反正只要想一下,李元嘉就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至于说粗盐提纯技术他倒是说的比较客观,但是就因为太客观了,所以李元嘉如实叙述了提纯一斤海盐的成本!

    而在古代提纯海盐,成本自然不可能低了。

    先不说马良他们试出最好用的东西是来自于桐柏县,需要千里迢迢的运送过来,单就说把碳酸钠溶解,然后和海盐溶液相互作用,还要反复几次……如果没有李元嘉的亲自指导,就凭马良和那些学生们能搞定?

    这还是韩王府的精英们,不但能读书识字,还学习了数学和阿拉伯数字,在这个时代绝对算得上科研精英的类型!

    要是换成普通的工匠,会是什么结果?

    正是因为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在给皇帝写信的时候,李元嘉才会刻意的强调了提纯粗盐所需的技术和成本,就是怕皇帝想差了什么,到时候一张嘴就让自己每年提纯多少多少海盐什么的,那就惨了。

    而琢磨了半天之后,李元嘉舔了舔嘴唇暗自思索道:“难道就是因为说的太含糊,让老二误会了?”

    越这么想,李元嘉越觉得有道理。

    毕竟按照他现在回忆起来的书信内容,海水晒盐不过是一种新的方法,并没有表现出比熬煮法好在哪里;至于说提纯技术的话,因为李元嘉刻意强调了成本和难度,和现在市面上的精盐比起来的话,似乎也没有什么优势?

    “呃……”

    想着想着,李元嘉的脸色变得古怪了起来。

    似乎是……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活埋大清朝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晋末长剑 我在现代留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星海王座 北齐怪谈 沉溺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晋末长剑 诸天机缘从吞噬开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全唐诗 木叶之风暴之主 大清要完 世子妃 我在木叶练吐纳 撩神[快穿] 从冒名顶替县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