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外放诸王(三)(第 2/3 页)
唐代的王分为亲王和郡王,一般来说只有李唐宗室才能受封为王,亲王和郡王的区别是一字与两字。例如李孝恭的爵位就是河间郡王,而卫国公李靖携灭突厥的功劳,但仍旧还是国公的爵位。
不过唐代的亲王和汉代来比,含金量就大大不如了。历史上的李恪受封为吴王,实封只有八百户到一千户之间,算是一个贫困县,甚至不如汉代的万户侯的十分之一。刘邦的长子刘肥受封齐王,实封五十万户,其他的王爵大多也都在几万户左右。
但是唐朝的亲王还是很惨的,虽然有封地,但并不直接管辖封地,只能收取赋税。
其实历史上的唐太宗李世民曾经想过给诸位皇子封地立国,但是被朝臣劝阻,最终没能成功。
而现在的李恪则是实封丰州,大概在内蒙的北边,虽然看起来不错,至少封国了。可丰州向来就是苦寒之地,处于边塞,曾经一度被突厥所占,简直是艰苦不能再艰苦的地方。
换而言之,就相当京城的一个厕所和西藏别墅的区别,相信大部分人宁愿选择厕所。
正因封国的情况如此艰苦,所以在场的文武百官都没有提出异议。
......
日落黄昏,太上皇并没有回到弄竹阁,而是重新在大安宫住下了。
大安宫,一处偏僻之地。
“皇爷爷,你带恪儿来此地干什么?”李恪略感无奈,他再过七日就要出长安,恐怕一待就可能是好几年。
这段时间,他要和母妃、小明月等等人好好告别,记住她们的模样。
时间很紧。
对于皇爷爷的安排,李恪心里也是五味杂陈,不过他相信皇爷爷是为了他好。换句话说,在长安他真的一点机会也没有,父皇虽然对母妃很宠爱,但相对于长孙皇后,那真的就差的远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