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十九章 卖片(4/5)(第 2/4 页)

    去年的欧林国际电影节,《血色将至》不仅创下了场刊最高评分,还赢得了影评人、观众的集体点赞!

    然后呢?

    评委会主席法国导演科斯塔·加夫拉斯率领手下评委团依旧是我行我素的把金棕榈大奖颁给了巴西电影《精锐部队》…

    爆冷获奖的那一刻,观众、记者们全场嘘声一片,甚至直接离席。

    导致的结果就是,虽然得了大奖,但是柏林电影节受到了强烈质疑…

    因为,《精锐部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非常典型的商业片!

    只能说科斯塔·加夫拉斯眼光独到!

    还是比不上咱们老王,墨镜王在第59届戛纳电影节,放飞自我后一口气颁出五个影帝和六个影后的壮举!一届顶六届,加量不加价!

    那一年,吉尔·雅各布老爷子一口老血喷出,然后老王这个戛纳嫡系电影大师就跑柏林电影节撒欢儿玩去了。

    电影节,评委的口味有时候决定了电影奖项的归属。

    ……

    《梅兰芳》第三天公映,恺哥大导演毕竟是金棕榈获得者,现场还是有不少死忠粉的。

    公映结束,不少人摇头…

    内地达的某些影评人说什么‘众所周知,各个电影节都有各自的“喜好”,即每个电影节或竞赛都有性格特征,选对电影节参赛显得尤为重要,《梅兰芳》显然是选错了电影节。’

    ‘柏林电影节更倾向于政治生活背景下的影像反映,得奖影片大都严肃、稳重,对反映战争、时局动荡、文化差异、伦理道德题材的电影可谓情有独钟。’

    ‘表现艺术家个人成长经历的《梅兰芳》在政治性方面并不占优,相反,为了考虑到影片的票房和观众的接受度,导演把更多的精力摆在了展现艺术家艺术人生的瑰丽浪漫。这种分量对于柏林电影节来说太过轻佻,或许对崇尚艺术、追求感性的戛纳电影节更加适合。’

    呵呵,人戛纳不像柏林电影节这么好说话!

    《梅兰芳》,陈恺哥既想拿奖,还想拿票房,结果就是两方面都没做好…

    京剧艺术在中国是国粹,但在西方并不普及,讲述一位京剧艺术家的个人艺术体验无疑使影片观众群再次缩减!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讨逆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巅峰学霸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文豪1978 1987我的年代 至尊战王 重燃青葱时代 修罗剑神 牧者密续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混沌天帝诀 大国军垦 那年花开1981 华娱从男模开始 国民法医 重回1982小渔村 1979黄金时代
最多阅读 捞尸人 慢性沉迷 理我一下 仵作惊华 丹霄万里 顶级诱捕公式 雪意和五点钟 好运时间 漂亮朋友 小蘑菇 白色口哨 黑天 斗爱之冠 刺青 病态占有 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 盖世神医 宦宠 魔种降临 延迟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