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第 2/3 页)
这个家中当初对他表现出最大敌意的一个人现在居然是对她最好的一个。
就是曲清闻在进了翰林院,漫漫的仕途路上也让他渐渐的迷失了本心。
曲清希带来的消息太过诡异,曲清言赶在曲文海回府就忙又跑了过去,只曲文海似是早有所察觉一般,让曲清言先什么都不要插手,只当什么都不知晓。
曲清希离开后曲清言在院中想了许久,最终也同样是得出了这个结论。
于公于私、于情于理这都是景帝同余有台之间的事,她不过是一个外人,又凭什么去插手。
只这般不闻不问到底是显得凉薄了些。
两位亲王同时要大婚,一位战功赫赫屡次击败鞑子保家卫国,一位虽是状元出身但年近三十才被寻回,早年也是吃了极多的苦,所以这二人的婚礼不论是宗人府还是礼部都张罗的格外郑重。
曲清言在曲府住下一晃就是半个月过去,三书六礼的日子已经由钦天监给出日子,又由景帝亲自定了下来。
广王府纳徵的聘礼是从岳阳城一路带过来的,又由景帝命礼部添置了一些,到了日子由曲清言带着礼部以及宗人府的几人亲自去到了上林苑右监丞的府中下聘。
曲清言坐在软轿中想着身后是余有台要送给准王妃的聘礼,又是经由她的手挑拣出来的,就觉得格外可笑。
她回曲府那日余有台就只说着有事会传她过去,但这半个月中他府中的琐事都是由余有台自己处置,竟是一次都没有传她过去。
他不送信过来她也就乐得不用过去。
反正她短时间内都无法离开广王府,是否积极考评是否突出又有何意义。
心中胡乱的想着,没过多久轿子钻进胡同就停在一处三进的院子前。
院门前早有管事守在此处,见着她同其他几人出了轿子,就忙赔着笑脸凑了上来。
“小人刘忠见过几位大人,我家大老爷同夫人已是等在堂中,请几位随小的一道前来。”
按说曲府同她年纪相近的小辈也不算少,除了她旁人又都已经成亲,按照常理婚聘这等事她不应该觉得新奇才对。
但曲昭云之前各种作死的时候正赶上她秋闱下场,是最紧要关头。
而之后曲清闻也好、曲昭英也罢,他们议亲成亲她竟是都不在京中,所以这般为余有台来送聘纳徵她还是头一次。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