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文和兄(第 1/4 页)
三州耻是说的灵帝期间,鲜卑劫掠并、凉、幽州,杀略不计其数。
幸好方莫来到这里之后,大哥方悦和三弟方羽一直没有将他当外人,反而时时教诲,这种大事当然也曾经说过。
“好,好,好!”
贾诩听后抚掌大赞,他本就身为凉州人,这等侵袭更是亲身经历,小时曾被外族俘获,若非当时他机敏灵动,诓骗对方,恐怕现在早已化为冢中枯骨。
不!
应该说是死无葬身之地。
当初被劫掠之人不下千百,最后逃脱之人,唯他一人而已,其余人等,多是被屠戮殆尽。
所以在听了方莫盗窃来的诗后,连连赞叹,更是生出一种引为知己的冲动。
“初听鹏举此诗,真是恨不能亲自上阵杀敌,擒获贼寇,痛快,当真痛快!”贾诩一把将方莫的手抓住,道:“我年少之时,便曾被外族俘获,心有大恨,今日不想得见将军,真是…真是…快慰之级。”
也就是贾诩,换了其他人的话,听了这话只会觉得方莫残暴,血腥,但有过亲身经历的他,对此倒是大为欣赏,他觉得,所有的胡人外族,都该去死,只有死的外族,才是真的好外族。
这大概便是一种古代的幸运者偏差,现今生存于内陆之人,对于方莫的诗可能引发不了任何的共鸣,换到贾诩身上,却极为有用,眼下被拉着胳膊的他,也有些发愣。
“咦,这不对啊,怎么只是念了一首诗,就被震惊了?难不成,真的可以用诗词装逼?”方莫默然良久,才对贾诩道:“贾公谬赞多矣,下吏只是适逢其会,当不得如此。”
低调,一定要保持低调。
他又不是二傻子,怎么可能顺着贾诩的话说?若是顺着说,那对方问他,当时战役如何,所获凡几,斩首何其?又该怎么回答?
“鹏举此言差矣,我心中最为敬佩之人,便是能够抵挡外族入侵之人,今日我身投董公,便是因此,至于贾公之言,还是莫要再提,若是看得起在下,叫一声文和兄,便也是了。”
投靠董卓,而且还为其出谋划策,贾诩完全是出于一种报恩的念头。
当年董卓曾率部抵御外族,令他极为心向往之,因此对于对方的所作所为虽有看不惯,却也未曾多说什么,只是觉得,恩义已断,未来如何,便由他去罢。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