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一十二章 兴和五年(第 1/2 页)

    时光匆匆,转瞬邯郸紫山便被皑皑白雪越过紫山,兴和四年,也走入尾声。

    赶在雪降之前,太史慈的军队堪堪穿过军都山进入幽州境内,算是让赵王宫忧心战事时局的众人吃下一颗定心丸——只要大军回还,才算尽收胜功!

    不过对赵王宫诸人而言这场兴和四年末的大雪刚刚降下,可于远征军而言,他们已经在塞外的大雪中跋涉整整半月。哪怕先前亭寨制度准备地再认真仔细,仍旧挡不住这是汉军头一次远征塞外并成功回还。

    太史慈部联乌桓诸王部年初时兵共五万余人,幽州先遣民夫三万余、后遣民夫六万余,供给十余万军民,远征半年有余,途经塞外纵两千四百里、横三千五百里之地,历战事大小百七十余。当他们风尘仆仆地穿过幽州军都山谷,在漫天风雪中,回还三万余战兵,四万余民夫。

    除去留滞塞外东部鲜卑故地亭寨的万余军民之外,因争斗伤亡不过万余,真正给他们造成减员的大敌依然是天时与地利,是进入十月后彻骨的严寒与无边大幕。

    有道是一将功成万骨枯,那么一国功成,又要干枯多少骸骨?

    没有谁能说出准确答案。

    人们只知道太史慈率领军队回到边塞时,奉王命周游天下的赵国史官听到长城山脚下燕东一声号令,其身后百姓结成庞大阵势几乎同时立起千百副二丈白幡,吹鼓乐骤响,却是苍凉哀转的曲调。甲衣带着斑驳伤痕的远征军士在军都山下行进极为缓慢,盖因那些夹道而立的素麻长幡。

    持幡者多老弱妇孺,长杆仿佛扎根冻土,冬月中百姓单薄袄衣颤栗不觉,只是麻木地望着军列行进。

    “幽州辽西令支孤竹乡南亭里三十二士。”

    “幽州上谷涿鹿下记乡东门里十七士。”

    “幽州右北平无终乌桓部四百六十骑。”

    那些素白长幡上用并不美观的笔法写着这些字迹,在这之下,则细数着他们的名字。长幡上的数目并不准确,这是各个乡里以出征前将士所书遗信所立,绝大部分人还活着,也只是绝大部分。

    这个画面后来被此时此刻正立在人群中的赵王宫文掾裴潜用墨笔绘出,连同一起传遍天下的还有一曲鼓吹乐被命名为。

    太史慈等军校并未在幽州久留,军卒因大胜而得到赏赐回归故里,奉命来年春季再集结于州中,不过将校却不能久留,他们奉的是另一道命令,还邯郸。

    幽州的外战虽告一段落,但燕东的使命还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太史慈的回还不单单意味着带回汉地大胜,也给燕东带回一份由炭笔粗绘的塞外地形图,清晰地标记出自幽州出塞后整个东部鲜卑及小半中部鲜卑的地形地势,何处为大幕何处有水源,何处立亭舍何处有石寨,事无巨细,只是受限于时代并无多少精细。

    但对幽州而言,单单如此便已足够。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江湖三女侠 福宝的七十年代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我家娘子,不对劲 妖尾的文字魔法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天下枭雄 大周守藏史 秦时:我,鬼谷大师兄! 三国军神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谍影:命令与征服 示爱 斗罗之墨竹剑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纸牌 不许没收我的人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