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十四回 雪上添霜(第 1/ 页)

    日暮深秋,夕阳矮矮的沉照着枯黄的芦苇丛,晚风渐起,那白色的芦花便迎风四散,漫无目的的飘零。野道旁,几只晚鸦哇哇直叫,听得人好生萧凉。此刻,孤独行路的少年忍不住频频回首,回望那远的早已模糊的村落,眼中满是不舍的眷恋。但他必须得离开了,因为之前发生的一切已经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他再也回不了家了。

    少年所在的村落位于浙西庐桐县的一个偏远山村,因为此地世代姓陈,故一直叫做陈家村。到今天离开为止,他已经在陈家村呆了十三年。对于他来说,他一生最美好的童年诞生在这里,同样,此生最凄惨的遭遇也发生在这里。

    少年姓杨名湛,出于陈家村却不姓陈。因为他是村里一对忠厚老实的老夫妇领养的孩子,他本来是不属于这里的。十三年前的一个风雪之夜,一位老道人将他送给村中无儿无女的中年夫妇收养,少年便与此村结缘。这对中年夫妻也算半百得子,自然喜不胜收,尽管家贫如洗,却也一直悉心照料与他。农家出身,做些家务或者干些活儿帮衬家庭是再正常不过的,可是陈湛记忆中并没有做过多少农事。因为父母太过疼爱于他,宁可自己夜里再多忙活一下也不让儿子吃一点苦。更难能可贵的是,老夫妇缩衣节食,将陈湛送入私塾,因为老夫妻知道,乡下的孩子要读书才有出息。在其他相邻的孩子看来,这不知是有多奢求的一件事。陈湛的童年时光大多是在书香笔墨之中度过的,但他也是一个自觉而懂事的孩子,先生教学的时候用功求学,回到家中则尽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衬父母。一家人虽然贫穷,但也幸福。但所有的幸福,都止于十三岁那年的一场大火。

    陈家村村民世代耕种赵乡绅的田地,这个赵乡绅据说是太祖时期一位皇亲国戚的后人,陈家村还有周边几个村落的田土都归他所有。为了方便收租、管理田地,赵乡绅特意将自家宅子建在这些村子交汇之处,但凡耕种他田土的村民,都必须将当季收成的一半上交用作田租。如果再遇上官府征收的官粮,一户人家往往辛劳一季仅得三分之一自用,温饱都不能保证。但这一切,赵乡绅是不会理睬的。在他看来,自己愿出租田土,农户也自愿耕种田土,谁也不欠谁的,他只要收好自己的田租便万事大吉。

    这年刚刚过完新年不久,一干衙役便带着若干士兵来到村子,说是蛮夷犯境,边关吃紧,需要紧急补充壮丁,便带着朝廷和州府的公文前来征集兵员。起初是县衙衙役在村口照本宣科,念读官家公文,诸如报效国家、上阵杀敌、免除税赋云云。但陈家村一共只有几十户人家,经过之前几番征调,剩下的大多老的老,小的小,实在有些青黄不接。村子仅有的那几个青年,也在年前纷纷选择遁入江湖一走了之。这便让衙役犯难了,但征调不到数量,负责此事的衙役和官兵前途堪忧。于是,征幕变成抓壮丁,直接按年纪开始指定人选。没有二十岁的就抓三十岁的,没有三十岁的那四十岁的也行。而这一次,征幕的记录又被突破了。已过知天命之年的陈湛父亲陈同福,连同它几位五旬小老头皆在征召之列,因为实在无人可招,不然就要转向那些不足束冠之年的孩童。

    这个时候,得知家人被选上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为母亲王淑芬记得从这里征调出去的人,没有一个回来过。生死未卜,前途渺茫,怎么不让人伤心难过,一个妇人更是泪如雨注。

    陈湛亦不舍父亲离开,但是他尚年幼,不明白那么许多事情,只希望父亲能够早日归来。在官家的催促下,老父陈同福与夫人交代好家事后便收拾好行囊出发。临行前,他专门告诉杨湛此去是为国效力,倍添荣光。陈湛一直望着老父和其他几位乡邻远去的背影,直到和天际融为一体。

    父亲离开后,所有的家务都压在了母亲一人身上,陈湛看不过去,想做点什么却无从下手。所幸邻居有位郑太婆与她的孙女陈絮儿,时常过来帮忙。陈絮儿大杨湛一岁,未到及笄之年已生的十分清丽,尤其是那精致的小脸庞,一笑起来就如鲜花般娇艳。她是陈湛青梅竹马的玩伴,陈湛一直亲切的唤她絮儿姐姐,除了帮忙做些农活外,陈絮儿对杨湛也是关怀备至,闲时一起约他去小溪摸鱼,一起到山上采果子。陈湛喜欢看着絮儿姐姐笑靥如花的样子,每次都看的入迷。而每每此刻,陈絮儿都会娇羞的低下额头,但却不躲避。

    陈絮儿只跟着奶奶郑太婆一起生活,或许是同情的缘故,陈湛一家自幼也对这邻家的祖孙二人关照有加。据说她的父亲也是当年被征召出去的,但出去就没有再回来。

    自从老父应征之后,母亲总不自觉的在田间守望,期待能看到丈夫回来的影子,如此往复循环,已有半年之久。终于有一日,衙役领着几位生人来到村口,他们推着独轮车,车上装着一个个灰色的坛子……

    原来陈同福等人刚到军中报道不久,就被紧急抽调到边塞支援,路上遭遇伏击,无一生还。后面赶来的部队中,恰有邻村熟人,才帮忙收尸。于是才有此刻的魂归故里。衙役按着文卷上的记录一一比对并派发骨灰,完毕后便匆匆离开,一时之间山野之中满布哭泣哀嚎之声。

    陈同福罹难对王淑芬的打击,犹如晴天霹雳,王淑芬亦从此一病不起。整个家庭顿时陷入困境之中。陈湛明白自己要扛起这个家了,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找私塾先生,将家庭变故和盘托出,然后提出退学的想法。私塾先生看他如此孝道,只能应允了陈湛,并将余下的学资退返与他。陈湛开心极了,因为这几个铜板刚好可以给母亲看病之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大夏文圣 剑来 异香 洪荒之青虚 志怪书 仙逆 不朽凡人 聊斋大圣人 冰河洗剑录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我师叔是林正英 玄鉴仙族 修真门派掌门路 武圣! 蛆蝇尸海剑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仙宫 逆仙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过河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