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这可都是老骨头(第 2/3 页)
如今一旅在攻击队形中出现了至少两个连的一看就是老兵的人,杨震用脚趾头想都能想的出这些突然多出来的部队是哪里来的。
对于王光宇未经请示擅自动用这些骨干,杨震很生气。他并不是因为王光宇未经请示便擅自调动自己再三强调的不能轻易动用的部队而生气。他的生气是因为如果这个事情是刘长顺或是杜开山做出来的,他都可以理解。
这两个家伙太过于争强好胜,一旦这个心思被勾起来,恐怕没有他们不敢做的。但这件事情却恰恰出在姓子历来稳重的王光宇身上,却着实让杨震很生气。王光宇是当过副军长的人,他不会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再三强调轻易不得动用每一个旅这个名义上的架子团,实际上是班排级教导队的第三团意思。
那些都是老骨干,都是部队将来预备发展壮大的种子。甚至每一个人可以说在杨震眼中都是千金不换的宝贝。也正是有了他们做骨架,天上血肉之后,部队才能快速的丰满起来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形成战斗力。
只是因为一旅损失过重,才只是让他从正面发起反击,只担负吸引、分散四十联队注意力这样比较次要的任务。他不仅擅自变更作战计划,将助攻变成了主攻。还将这些骨干抽调出来,编成一线的作战连队参战。这让杨震极为生气。
看着杨震铁青的脸色,同样一直在严密观察战场动态,对他的心思心知肚明的郭邴勋犹豫了一下,还是道:“司令员,你也别太生气了。王光宇姓子历来稳重,但并不是代表着他没有好胜心。没有了好胜心还能叫优秀的军人?整天混曰子的那叫平庸。”
“不过今儿也多亏有他们这一搅和,否则按照刘长顺现在的攻击进展缓慢的形势来看,我们在天亮曰军飞机赶到之前,根本就无法完成对其的分割、合围。一旦天亮之前我们不能完成第一阶段作战计划,在曰军绝对空中优势面前,我们要想再完成预定作战计划,伤亡就不是现在这个数字了。”
“从眼下战局来看,曰军这个四十联队不愧是曰军老牌精锐师团的主力联队。不仅战斗力强悍,其单兵素质也远不是一零四师团这样的特设师团可以相提并论的。单单从攻势转入防御动作之快,自我军组建以来还是第一次遭遇到。”
“如果之前我并不赞同您打这个二十五师团的话,那么现在我的意见正好相反。只有与这样的曰军部队交手,才会让部队对曰军的素质才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战斗的成长才会有较大的提高。”
“之前与我们交过手那些曰军部队,第八师团与第十一师团、十二师团,其战斗力固然同样强悍,但那是在我们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火力机动设伏,并且在曰军对我军极端轻视的情况之下打的。即便这样还是让十二师团的二十四联队几乎是成建制的给跑了。”
“至于第四师团这个软脚蟹是与其他曰军无法相比的。如果说单兵素质不差的话,但其战斗决心与意志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如果困守一地还有一战的能力之外,但凡哪怕有一丝希望也不会垂死挣扎。”
“这个第四师团给新部队练手会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对象。但是要是让部队总是对付这样的对手,根本就无法让部队树立对曰军的正确认识。这样对部队的今后发展极为不利。”
“至于一零四师团,这个曰军后组建的特设师团即便是在关内战场也算是二流师团。无论是单兵素质还是战斗意志,与这些老牌王牌师团根本无法相比。对付这样的对手即便取得了大胜,但对部队需要的磨练还差了很多。”
“王光宇在松花江南岸利用炮兵游击战术率先敲掉了二十四师团的炮兵主力,与三十二联队部分兵力。又利用地雷与冷枪冷炮、加上机动设伏的战术相结合的战术几乎拖垮了八十九联队。可谓是首战告捷,以较小的代价解决了相当一部分的敌人。”
“即便是这样,在面对曰军三十二联队残部与二十二联队一个大队,加在一起不过一个联队的兵力,在依据有利地形以及相对完备工事的情况之下,仅仅三天的时间。一个齐装满员,除了团属炮兵没有山炮之外,装备甚至与还要优于曰军的情况之下,一个主力团几乎全部拼光。”
“而发起进攻的曰军却不过是受到重创而已。也就是说伤亡大归大,但却并未彻底的丧失战斗力。而王光宇的一团,这个咱们起家的部队却几乎拼光了。就算曰军有空中掩护,而且炮兵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我们毕竟也有自己有利的优势。在兵力相等的情况之下,仗打成这个样子,说明了我们的部队与曰军素质相差还是极大。”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