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八章 出师未捷已先败(第 3/4 页)
刘光世所部竟然在北进途中被刘豫伪军击败,甚至还丢掉了濠州、寿州,淮水中游被叛军扼守,上下不得呼应。
尤其是寿州要冲之地有失,刘豫的伪军顺着淮水东下,直扑吕颐浩的后方,断其辎重粮草。
已经渡过淮水,沿运河进发的吕颐浩所部不得不紧急回撤,韩世忠见势不妙,也不敢再进军,及时前来救援。
好在没有酿成什么大乱子,刘豫也见好就收,放弃濠州、寿州,及时北撤,以免被宋军包围在淮南。
但北撤之后,立即扼守各处交通要冲,并破坏桥梁道路。
宋军失了先机,再想北进可就不容易了,而且战败之后,锐气尽失,士气低落,再也无心征战。
北伐之事开始快,结束也快。
只是开始时轰轰烈烈,朝野赞成,天下期待。结果还没正经交锋,先被刘豫的伪军偷袭,落得出师未捷已大败的下场。
丢人啊!
宋军不是没有输过,但那是输给兵锋强大的金军,而且这几年连连获胜,已经很少有战败情况。
大宋朝野臣民都引以为傲,觉得中兴在即时,大军竟然输给了刘豫伪军?
这算什么事?
颜面尽失不说,一定程度上摧毁了大宋君臣民好不容易建立的信心。
请战的文官们顿时蔫了,谁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他们觉得是被武将坑了,自然要找出罪魁祸首,一解胸中怨气。
最尴尬的是赵构,皇帝亲临前线鼓舞士气,指挥督战,结果打败了,赵官家这张脸该搁在何处呢?
天子满腔怒火,也该有个宣泄之处。
于是乎,淮西兵败的罪魁祸首被揪了出来——刘光世。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