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六章 鞭长可及(第 3/4 页)
赵构叹息一声:“皇妹一人在家,也颇为孤单,虽无怨怼,但想来心里是在怪朕呢!”
“夫妻,父子,人之常情。”
秦桧淡淡附和一句,他很清楚,先前那几句挑拨,已经起到了应有的效果。
“先前战事吃紧,前线离不得子归,只能委屈皇妹和平安郎,如今战事暂歇,若再不让子归回来,恐怕天下人都该责怪朕不念人伦亲情了。”
赵构仿佛自说自话:“看来需得寻个合适时间,让子归回临安来,以全夫妻、父子之情。”
“是,政事堂与枢密院这就商议。”
秦桧沉吟道:“不过西夏主力犹在,若是再起战事…或是徐驸马觉得前线局势不稳,不宜马上离开……”
如果战事再起,徐还确实“走不开”,阵前换帅乃是兵家大忌。
“与党项人言和吧!”
赵构已经不愿意再打仗,无论是去钱粮方面的考虑,还是朝中局势,抑或是心理上都已经有了严重的抵触情绪。
“遵旨,政事堂这就通知徐驸马与党项议和。”
秦桧沉吟道:“其实,臣以为西贼应该也不愿意打了,只是难保我军前线将士不会有趁胜追击的意思。”
将士或许有类似心情,但打不打不是将士们说了算,关键还是徐还这个主帅的态度。
秦桧暗示意味很明显,赵构岂能不清楚,这也是他最为担心的一个问题——倘若徐还故意拖延,不回临安该当如何?
如果不回来,那徐还可能真的有二心,试探之举也就有了相应的答案。
可风险也着实不小,秦陇之地距临安千里之遥,鞭长莫及,徐还手中又有二十万精锐,倘若……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