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壮行酒(第 3/4 页)
一个戴着盲人一般的圆墨镜,小平头,圆头圆脑,脚蹬黑布鞋,撇着一张嘴,腰里别着个铁算盘,一把铜尺不离手,年纪大约五十岁,进门后就抱着手,颇有点目空一切的味道。另一个,四方脸,颧骨高挺,步履从容,头蓬松,气宇轩昂,倒背着双手,穿一双老式皮鞋,比之前的墨镜男高大些,进屋后,很懂官场礼数地先跟做东的赵高两位主任一颔,然后才对我们几个小年轻友善地笑了笑,权当招呼。&1t;/p>
&1t;/p>
我和阿霞赶紧起身回应。众人礼毕后,赵主任连忙堆着笑容把二人让到自己右手边的空座上坐定,紧接着马上拉拢人心地开始对墨镜男嘘寒问暖。林慧和冯晋瑶也马上附和着赵主任一个劲地给墨镜男戴高帽子。阿霞趁机悄声告诉我,那戴墨镜的算盘男姓周,年轻时是跟人搭伙挖坟头的,后来被组织收编了,两年前阿霞进单位时还是文物办的副主任。后来可能嫌钱少不自由,办了停薪留岗下了海,听办公室里八卦的大妈们说好像混得还不错,找他给祖坟墓地、别墅大宅看风水的人络绎不绝,人送外号“风水周”。这次考察行动要去的地方,据说他年轻时去过,赵主任托了大把人情才把他请了回来客串“参谋”。而另外那个小麦色皮肤,声如洪钟的中年男人,她就没见过了,估计是风水周的朋友吧。&1t;/p>
&1t;/p>
那中年汉子倒也实诚,见风水周只顾自坐着,半天没有介绍他的意思,只好顺着话头简单介绍了下他自己。原来他姓钟,名大川,不是本地人,是做实木家具买卖的,出于个人兴趣,对古物也小有研究。他这次来南化市跑生意时顺便看望下风水周,平时又喜欢摄影,一听有踏青活动,就跟来了。我对他印象不错,感觉人如其名,性格踏实质朴,为人大气随和。他对我们年轻人也亲切,可能嫌梁虎一口一个“钟师”的叫法有点别扭,自谦地说他学识浅薄,让我们依长幼叫他叔就行。&1t;/p>
&1t;/p>
看来,赵主任这顿壮行饭,要招待的大腕,估计也就这两人了。&1t;/p>
&1t;/p>
果不其然,眼看久候的vip已经入座,赵主任自然不想多浪费时间,客套几句后,调整了下语气,正了正身姿,开始了她的拿手好戏:&1t;/p>
&1t;/p>
又是领导讲话。&1t;/p>
&1t;/p>
我跟阿霞相视一笑。对于领导讲话,我参加工作这两年来,免疫力提升了不少,已经训练出目不转睛而神游四海的绝技。于是当赵主任侃侃而谈时,我本能地开起了小差,一想到马上就可以开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内心还是有点满满的小激动。之前就听阿霞说,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与南化市距离二百多公里外的晴川市地界里一个偏远县城——富县下属的一个小山村。我还依稀记得,省政府网站上年前刚被报道过这个叫马尾村的小山村周边接连出土了一些少数民族图腾,当时也算在国内学者间引了一场小小的轰动。话说回来,在外县市的地盘上办事,其实相当于撬当地文物办的墙角,这种事情,在我大天朝官场,是相当忌讳的。因此,虽然我们计划要探索的地方比那马尾村还要远些,但动员讲话中,赵主任提到最多的两个词,一个是低调,另一个,自然是安全第一。这个我懂,领导嘛,为官之道,不求冒进,只求稳健。不愧是剑指副厅级宝座的有志女杰,本大爷就勉为其难地给你点个赞吧。&1t;/p>
&1t;/p>
“对不起啊,我来晚了!”&1t;/p>
&1t;/p>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