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东窗事发(第 3/4 页)
李一亭也一直没说话,他也同样不熟悉近些年村里的情况,但他知道,这里不是个讲理的地方,谁家势力大、兄弟多、拳头硬,谁就能说了算。
三叔吃点皮肉之苦那是在所难免,至于后果能有多严重,李一亭还是比较乐观的,毕竟李家六个兄弟,多少叫得上名号,在李村也是响当当的大家族。
倘若四叔在,谁敢踩在李家头上拉屎?四叔号称“拼命三郎”,别说丢了一座观音像,就算没了一座金山,李老四照样能让你服服帖帖。
李福齐显然没有继承到父亲霸道的特点,况且身为文化人兼村官,他的办事方法就温和多了。
屁大点事,李一亭是这么想的。
所以他都没喊上陈天宇几人,当做家事来处理了。
--------------------------------------------------------------------
罗明赶回落水村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上午,他磨磨唧唧地睡到太阳晒屁股,才搭上返乡的班车。
迎接他的是晴天霹雳!
观音庙的门口吵翻了天,却始终没有看到老庙祝露面,主殿和侧殿都开着门,但厢房大门紧锁,无论大家怎么敲门,没有人应声。
村民们打算砸门而入,碍于李村的族长李起泗亲自到达现场,许多人才不敢太过放肆,但众人都嘈嘈着认为李起文畏罪潜逃了。
李起淮打了包票,因为他昨晚已经跟李起文促膝长谈了半宿,十点多才返家,临走时给自己的三弟吃了定心丸:不论怎样,李家都会替李起文出这个头。
一方面李起泗交待,设法查到究竟是谁盗走了观音金身,另一方面,实在找不到,李家会重新去拜迎一个新的观音前来入主,也不算亵渎了神祗。
这与李起文不经意间想到了一起,于是李起文跟二哥透漏了罗明私下进城采购的事情,气得李起淮破口大骂罗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语气中还带着点埋怨。
“出了事,你不跟我们兄弟讲,相信一个外人?”李起淮有感而发。
李起文不敢吭声,他知道二哥平时虽然温和,但大事面前决不含糊,这次确实是自己急糊涂了。
但事已至此,他只能装装可怜,看二哥怒火悄悄平息,他才怯怯地道:“我也是看自己带的徒弟,知根知底,没想到……”这个辩驳很无力。
“一个酒鬼加赌鬼,也就你知根知底。”李起淮是又生气又无奈。
他拿起手机拨打了罗明,提示无法接通,应该正好是罗明乘坐火车返回市区的时间,这座城市是山城,信号不好倒是常有的事。
李起淮也没抱太大希望,本想着倾泄一下怒火,只能作罢,自家老三一辈子这么个熊样,再骂也是对牛弹琴。
再说,这事怪无法无天的贼,李起淮是个明事理的人。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