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378章 前方,後方(第 3/4 页)

    真是妙啊!

    ……

    相对於市井百姓的兴奋,朝廷中对此事的反应却是有些平淡。

    外朝六百石以下的朝官,在得知消息後还想着要不要琢磨琢磨朝会上的说辞或者奏章,凑个热闹,跟着大佬後面说个贺词啥的。

    谁料到大佬们对这个好消息,不能说毫无反应吧,但至少也是几乎没什大反应。

    这让一众已经想好说辞的中下层朝官不禁都有些纳闷:

    莫不成大佬们都对镇南将军有什意见?

    若不然,怎反应如此冷淡?

    大佬们当然不是对姜维有意见。

    在这个战乱时代,能在朝会上站在殿内,而不是站在殿外的走廊上,谁没见过几个风浪?

    就算是以清谈和宗室身份获得高位的刘琰,早年那也是跟随昭烈皇帝东奔西跑,南征北战。

    亲眼见过或者亲耳听闻赤壁之战,汉中之战,夷陵之战,陇右北伐等大战。

    见识必然不会太差了。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一年最冷的时候,河内又不是蜀地。

    雪辣大辣厚,大汉的将士再精锐,再怎能征善战,也不可能在这种时候攻城。

    最多是吓一吓贼人,给此次伐贼暖暖场,烘托一下气氛。

    虽说温县是司马氏的老家,但司马懿又不是傻子,早就把司马氏的核心成员迁离温县了。

    怎可能还会让自己的宗族留在那?

    现在还留在温县且姓司马的,最多就是一些旁系。

    据各种渠道传回来的消息看,别看现在的河内郡郡治是怀县,但真要论起城池城墙的高大和厚实,怀县还真不一定能比得过温县。

    在确定放弃雒阳,或者说函谷关失守,无法守住雒阳的时候,温县作为可能的前线,又是司马氏的老家,早就在不断地增高增厚城墙。

    听说主持扩建的人还是魏国有名的巧匠马钧马德衡。

    经过这几年来不遗余力地扩建,据说现在温县的城墙,比怀县还要高还要厚。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三九到七九最多也就一个来月的时间。

    到了七九,大河就开始解冻。

    解冻时期的大河,半冰半水,既不能行走在河面,船只也无法通行。

    到了那个时候,如果的姜镇南不能拿下温县,或者其它立足地,大军又没有及时退回河南,前无路,後无途,那可就危险了。

    可是在冬日,一个月的时间拿下一个大城,何其难也?

    所以莫说是朝中的诸位大佬,就算一天到晚不想理朝政,光想着吃喝玩乐的刘胖子,都知道姜伯约兵临温县城下,别看声势浩大,其实也就图个声势浩大。

    就算再怎把政务丢给尚书台,他也知道,今年从蜀地从凉州运到关中的各类物资,大部分都是转运去并州了。

    雒阳那边,根本没有分到多少。

    所以自家连襟的意图也很明显了,雒阳就不是主攻方向。

    就算是半路有个弘农王氏站出来跪舔,能提供的钱粮也不足以支撑雒阳大军进行一场不知何时结束的战役。

    若不然,王濬就不是被连襟带走,而是把他直接放到雒阳去,当个弘农王氏和雒阳大军之间的中间联络人。

    “还是得等明文出手啊!”

    刘胖子半躺在躺椅,把手的战报公文丢到案几上,有些意兴阑珊地说了一句。

    连襟不出手,都没甚意思。

    快年底了,除了东征,基本没什大事。

    若非怕朝中大臣喷口水,阿斗甚至还想取消今年的最後几次朝会。

    亮的铜炉,面烧着精煤,铜炉上方,还有一条粗大的铁皮管子,把煤气都引到外面。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民国之文豪崛起 小老板 万历明君 江湖三女侠 晋末长剑 沉溺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希腊神话 亮剑之开局继承新一团 秘密部队之龙焱 重生大秦我为皇 北齐怪谈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斗罗从攻略小舞开始无敌 大汉帝国风云录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