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6章 人心尽失(第 3/4 页)
反倒是夏侯玄,最初虽然受到曹叡所恶,但好歹还有个羽林监的职位。
最多也就是不升官而已,还不至于到被看管的那一步。
谁料曹叡死后,反而因为名声太大,又与曹爽关系匪浅,遭司马氏所忌,受到了严密的监视。
思及这些,夏侯玄只觉得这世间荒谬之事,莫过于此。
想要进入朝堂,为国效力的自己,居然在大魏的都城被看管起来。
大魏,究竟是怎么了?
一念至此,夏侯玄本来有些欣喜的心情,一下子就消散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腔的悲怅。
只见他对夏侯楙说道:
“感念叔父好意,玄在这里谢过,只是我恐怕走不成了。若是叔父能怜悯我这一脉,便请护送我妻儿离开洛阳,玄于黄壤之下,亦感念大恩。”
谁料到夏侯楙一听到这个话,脸色微微一变,神情就是有些尴尬:
“这个,咳,泰初啊,这一次,我们是分开走,我打算是跟着西阳门的商队走。”
“不如,不如这样,你把妻儿托付给季权,让他带着去许昌。”
听到夏侯楙的这个话,夏侯玄顿时有些反应不过来:
“叔父,从西阳门出去,乃是向西而去,想去许昌,至少还得再绕洛阳一个大圈,非但浪费时间,而且耽误路程。”
“万一被司马氏派人追赶,多半是跑不掉的……”
夏侯楙眼神飘忽,不敢直视夏侯玄,只是有些心虚地说道:
“这个你就不用担心我了,我自有办法,而且所有人都在一起走,风险也大,还不如分开走。”
夏侯玄听着夏侯楙的话,本能地就觉得不太对劲,再一看到对方的神色。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勐地绷直了身子,死死地盯着夏侯楙:
“叔父,你……莫不是……你要去投贼!?”
大概是此事过于惊骇,饶是夏侯玄再怎么讲究身心超然物外,此时也是脸色大变。
“投什么,什么投贼,我那不是投贼,我是投靠,投靠,投靠懂吗!”
被夏侯玄叫破了自己的打算,夏侯楙干脆也不装了:
“听说仲权(即夏侯霸)在汉国一直也挺好的,我这是前去投靠他,投靠不算投贼……”
说到后面,他咕哝了一句模湖不清的话。
还投贼?
就现在天下这局势,最后谁是贼还不知道呢!
“叔父!”此时的夏侯玄,再也顾不上什么修养气度,他有些激动地上前一步,“我们夏侯氏,从武皇帝起事之初,就与曹氏共荣辱,同生死。”
“大魏开国后,对我们夏侯三族的恩宠更是无以复加,如今国家有难,叔父你不思报国恩,反而要去投贼。”
“此上对不起大魏厚恩,下对不起夏侯先公,中又连累族人,你,你,你,怎可如此?”
若非对方是自己的叔父,夏侯玄说不得就要骂有如禽兽,惘顾人伦,不知情义了。
“连累?什么连累!我那两个好阿弟,当年诬告我的时候,可曾想过会致我于死地?”
不提族人还好,一提族人,夏侯楙顿时就是有些暴躁起来:
“我不向西,难道要向东去许昌寻那毒妇贱婢?那和寻死有何区别?与其去许昌寻死,那我还不如呆在洛阳等死!”
夏侯楙嘴里的“毒妇贱婢”,自然就是自己名义上的细君清河长公主——现在应该叫清河大长公主。
早年清河大长公主因嫉成恨,曾和夏侯楙的两个阿弟合谋罗织罪名诬陷夏侯楙。
再加上长安卖粮之事,夏侯楙差点就被曹叡下诏诛杀。
此事过后,夏侯楙与清河公主夫妻反目成仇。
一个变本加厉的蓄养美伎,一个不甘寂寞地包养面首。
至于夏侯楙和他的两个阿弟,基本也算是形同陌路。
这几乎就是不能在夏侯楙面前提起的禁忌之痛。
曹叡匆忙东巡,并在许昌病亡后,留在洛阳的曹氏宗亲,基本都是司马氏的政治人质。
在这种情况下,在宗亲里排名靠前的清河大长公主,自然是惶恐不安,一直谋求前往许昌。(1083章和1087章)
反正也不知道她是用了什么手段,居然能让太傅府松口,最终得偿所愿。
虽说清河大长公主去年因为门客是西贼细作的事情,让她受到了不小的牵连。
但曹爽并没有过度追究大长公主的责任。
毕竟汉魏吴三国之间互派细作,那就是最为寻常不过。
谁也不能保证,敌国的细作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出现。
先帝派往吴寇的隐蕃,司马懿派往西贼的郭循,哪一个不是在敌国做出了大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