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273章 宫争(第 3/4 页)

    陆逊连番劝慰之下,孙权好不容易才止住悲泣,拭了拭眼角,看向陆逊:

    “太子在病亡前,还曾写了遗奏,犹为盛赞上大将军,言伯言忠勤于时,出身忧国,謇謇在公,有匪躬之节。”

    “吾今日见到伯言,不禁想起太子之贤,故一时不能自已,倒是让伯言见笑了。”

    陆逊回道:

    “臣受陛下之命留守武昌,曾奉侍太子数年,深知太子之贤,陛下言国丧明嫡,殊实也。”

    “太子病重时,犹不忘提携微臣,臣除了感激涕零,唯越发惶恐,恐有损太子慧眼之明。”

    孙权伸出手,示意陆逊不要再说下去:

    “伯言何须多言?汝为人如何,我焉能不知?故吾知太子对汝赞誉之言,丝毫不为过。”

    顿了一顿,又继续说道:

    “太子在遗奏中,除了提及伯言你,还建议吾立三皇子为太子,伯言你觉得如何?”

    陆逊毫不犹豫地说道:

    “太子既没,二皇子又早逝(即孙虑,232年病亡),如今诸皇子中,以三皇子为长。”

    “且臣听闻,三皇子虽年少,但好学下士,甚见称述,太子生前,多亲敬三皇子。”

    “故臣以为,早立三皇子为太子,确实妥当,有利于稳定国家人心是也。”

    当然,陆逊还有没有说出的另一层重要原因:

    那就是三皇子孙和之母王夫人,受宠程度仅次于步夫人(即步练师)。

    今步夫人已亡,宫中诸多夫人,最贵者莫过于王夫人。

    子凭母贵,孙和如今也是最受陛下宠爱,其赏赐远超其他皇子。

    可以说,在陆逊看来,三皇子长与贤皆备,简直就是天地地利人和的最佳人选。

    至于嫡,反正现在王夫人最为受宠,到时只要立她为皇后,那三皇子不就是嫡了吗?

    孙权闻言,目光一闪,若有所思地说道:

    “如此说来,伯言亦是赞成此事?”

    “臣自是赞成此事。”

    孙权缓缓地点头,“伯言既赞成此事,那自是最好不过,吾则不再有所顾虑。如此,吾将择日册立三皇子为太子。”

    “陛下圣明。”

    似乎终于了结了一桩心事,孙权脸上的神色终于有了些轻松:

    “吾近来,有一些疑虑不能解,正好伯言回来,当真是天助我也。”

    “为陛下解忧,臣之所职也。”

    “好,”孙权点头,“除了太子之事,我还有一事,朝中久议不能决,正好需要伯言帮忙分析一番。”

    “陛下请讲。”

    “前番吾领军北上伐贼,时卫将军(即全综)为大都督,攻打寿春,战于芍陂,初攻势不可抵挡,贼军损失惨重,寿春几为卫将军所破。”

    “谁料贼军援军突然到来,五营将秦晃阵亡,幸得顾子直(即顾承)与张叔嗣(即张休,张昭之子)奋力阻敌,这才遏止魏贼。”

    “卫将军派长子与从子前去支援,二人终将贼军击退。”说到这里,孙权看向陆逊,问道,“伯言以为,此战中,是顾张二人功大,还是二全功大?”

    陆逊沉吟,斟酌了好一会,这才说道:

    “臣以为,阻贼功大,退贼功小。”

    孙权闻言,击节道:

    “我还以为上大将军会看在卫将军的面子上,说其二全功大呢!”

    陆逊摇头:

    “军中须赏罚分明,如此方能服众,岂能因身后关系而赏罚不同?”

    “善!”

    孙权称赞了一声,然后又有些叹息,“若是朝中诸臣,皆能像上大将军这般,能居中公正行事,吾又有何忧?”

    “顾张阻敌功大还是二全退敌功大,朝中争论许久,皆不能下定论。”

    “我怕决断错误,寒了军中将士之心,亦是久不能决,有了上大将军这一言,吾知当如何做矣。”

    陆逊一听,心里就是咯噔一下,似乎觉得有什么不太对: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我家娘子,不对劲 天下枭雄 北齐怪谈 江湖三女侠 万历明君 风声 沉溺 王者至尊小说 嬉游花丛 希腊神话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小老板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红警军团在废土 重生之民国元帅 大汉帝国风云录 办公室潜规则 蜀汉之庄稼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