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0856章 备荒备战(第 2/4 页)

    而这一套流程,要从当年复垦汉中,冯永当上汉中的典农校尉丞起算起。

    冯家庄粮食大丰收,每亩比别家多打了不少粮食,再加上曲辕犁和八牛犁的推出,冯郎君在那时可算是耕种行家。

    半生半熟的田地,先种豆类,第二年再种粮食,可以让粮食长得更好一些。

    到汉中复垦的人家,不少人半信半疑地试了下,然后第二年就纷纷竖起大拇指,觉得冯郎君是好人。

    这股潮流就是从那时候兴起的。

    然后嘛,过了两年,南征的时候,兴汉会成立,借着会里权二代的关系,还有毛料这个新鲜事物,冯会首几乎垄断了大汉境内的豆类。

    特别是菉豆,被兴汉会搜刮一空,然后运往南中,支援南征大军。

    也就是借着南征这个机会,兴汉会一下子就站稳了脚跟。

    这一波操作下来,别说是外人,就连兴汉会内部,都觉得冯会首简直是深谋远虑。

    先前还有人暗笑他把这耕种的技巧无私地公开出来,哪知人家却是早有预谋。

    但不管怎么说,新开出来的荒地,或者是田地轮种时,种一些豆类,第二年耕种的时候再撒些家肥,粮食总可以多收几斗,这就是好事。

    于是这种耕种方法就成了大汉种地的流行做法。

    至于种苜蓿,那就更不用说了。

    当年秃发阗立闯沮县交易场,要不是身上带了苜蓿种子,哪有那么容易得到冯郎君的真诚友谊?

    开草场圈养牲畜,贮青料必不可缺少,想要贮青料,那就要有足够的草料,想要足够的草料,苜蓿则是必备之物。

    同时苜蓿也有改善土地肥力的能力。

    皇家现在能躺着吃红利,一开始还是要从皇后独具慧眼,无比大气地把汉中冶所属的数万亩皇庄借给冯郎君种草料算起。

    这份人情,对于初始创业的冯郎君来说,不可谓不大。

    还是那句话,不管是以前的兴汉会,还是现在的校尉府,所有的强有力扩张,那都是建立在供应充足的基础上。

    不管是对人,还是对牲畜。

    人要吃粮食,牲畜要吃草料和豆类。

    因为牧场开到哪,草场就开到哪,草场开到哪,苜蓿种到哪,这是最基本的。

    冯会首这么多年没回锦城,但会里的兄弟,只要前方的冯会首要什么,他们就是卖了底裤都要支持。

    这些年来,也不是没人想过勾搭兴汉会里的核心人物,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不单单是因为冯鬼王现在的地位,权势等,以及能给他们带来的好处等等,他们心里的敬畏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毕竟任谁事后回头看看,心底都会冒出一股寒气。

    身在局中这么多年而不自知,都是事后才突然发现,原来有好多东西,兄长从一开始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布置好了。

    所以跟兄长跳反这种事情,那真是需要视死如归的勇气。

    毕竟跟一个擅长至少提前几年就开始挖坑的阴逼作对,对于兴汉会里那些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们来说,委实是太过困难了。

    当然,别人怎么想的,冯君侯不清楚,他有自己的想法:

    “这三十万亩,拿十万亩种粮食就行了,剩下的二十万亩,先种豆类。”

    说着,冯君侯又看向张星忆,“回去以后,四娘就拟份公文出来,立好规矩。”

    张星忆点头,表示明白。

    十万亩的良田,听起来很多,但粗略算一下,也不过能是让一千来户人家一年到头吃饱肚子,同时还能有些剩余,搞点副业之类。

    校尉府有很大的自主权,所以不需要太多的耕地,这是大汉丞相说的。

    冯君侯表示,这个逻辑……非常完美,他举双手表示赞成。

    再说了,明年这个时候,校尉府至少会多出一万六千头可使役的骡子,再加上战马,豆类的需求量会进一步扩大。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天下枭雄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我家娘子,不对劲 希腊神话 三国之暴君颜良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斗罗从攻略小舞开始无敌 嬉游花丛 在冷漠的他怀里撒个娇.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圣女请安分 王者至尊小说 沉溺 重生之民国元帅 小老板 秘密部队之龙焱 小将军是我心尖宠[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