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2章 世事艰难(第 1/4 页)
延熙九年十一月,镇南将军姜维回长安述职,在得到冯大司马的面授机宜,顾不上歇息,又冒着风雪赶回雒阳,整军备战。
镇南将军姜维前脚刚走,镇东将军关索後脚就从长安出发,准备领着前军渡过大河,前往太原。
十一月中旬,冯大司马正式出征河北,大汉皇帝引百官送於长安城外十。
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
冯大司马辞了天子,旌旗蔽野,戈戟如林,率军往河东迤逦进发。
冯大司马这一次出征,并没有做什遮掩,甚至连前期输送粮草都是毫不掩饰声势。
在一开始有所动作的时候就一直紧绷着神经,紧紧盯着关中的各路探子,冯大司马还没有渡过大河,就已经飞奔着把消息送回了目的地。
比邺城的司马懿还早得到消息的蒋济,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後,终於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一直悬着的那颗心,落回原处。
他无意识地紧紧抓着手的密信,喃喃地说道:
「终於来了。」
关中失守以来,他就一直在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那一年,太傅的上党反攻,让他曾一度以为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谁料竟是被冯贼生生扭转了局势,委实是让人扼腕长叹。
如今得知冯贼亲自领军出征,蒋济的心,在感觉沉重的同时,竟然又生出一丝轻松。
毕竟这些年来,面对着传说中深谋远虑而又心狠手辣的冯贼,随时都要提防对方会使出什阴毒招数,未嚐不是一种折磨。
但很明显,冯贼这一次,似乎没想要耍什阴谋诡计,就是要仗着汉军的精兵猛将,堂堂正正地击败司马太傅,拿下河北。
想来也是,汉军这些年来,唯二的败绩——一次上党,一次幽州——都是被司马太傅以有心算无心。
除此之外,皆是屡战屡胜,颇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之势。
冯贼这一次,多半就是想要在有所准备的情况下,堂堂正正击败司马太傅,一雪前耻。
想到这,蒋济长吐出一口气,吩咐道:
「来人,备马!」
虽说自觉已经猜到了冯贼的心思,但活到这个岁数,蒋济自然不可能天真到认为冯贼只会一心去找司马太傅。
万一冯贼明着是攻打冀州,实则却是准备暗中闪击河内,自己大意之下,丢了河内,那就真要以死谢太傅了。
所以他要在冯某人进入河东的时候,亲自守在轵关陉,方能安心。
仅仅是迟了一日的邺城,司马昭手拿着急件,神色慌张,一路小路,极其失礼地进入司马懿的书房:
「大人,冯文和真的有动静了!这一次,是他亲自领军,而不是关贼!」
前些日子得知关索领军前往太原的侥幸,此时被击得粉碎。
伏案正在批注着公文的司马懿闻言,并没有立刻抬头,而是把手头的公文都批完,合上放到一边,这才放下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蜀汉之庄稼汉】【】
然後伸手捶了捶的自己的老腰,又努力地伸了伸脖子,嚐试着活动了一下脖子。
司马昭一见,连忙上前,帮司马懿按摩肩膀:
「大人,感觉怎样?好些了吗?」
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
司马懿闭上眼,缓缓地叹息:
「老了,不服老不行了,就
第1372章 世事艰难.
坐了这一会,身子骨就僵硬成这样,差点动不了了。」
黄昏的余晖从窗口斜射进来,正好照在他的脸上。
照出了皮肤上细微的沟壑和点点老人斑,显得苍老而憔悴,仿佛被岁月无情地剥去了光泽。
皱纹深深地印刻在他的额头和眼角,像一道道深深的沟壑,记录着他这些年的劳累。
就算是想要努力坐直,但从司马昭的方向看去,他仍可以看到自家大人的背部微微佝偻着,像是承载着大魏沉重无比的负担。
大人的头发,以前一直是整齐而干净,但现在却变得淩乱而蓬松,仿佛已经很久没有打理过了。
他的胡须,也长得参差不齐,大多已经变成了白色,掺杂些许灰白的痕迹,给人一种不修边幅的感觉。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