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288章 玄学与现实(第 1/4 页)

    “我之意?”

    司马昭也跟着叹息,“我亦没有什么头绪,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说到这里,他又看了一眼夏侯玄,“若是我能有办法,洛阳又何至于此?”

    饶是夏侯玄修身养性过人一等,此时听到司马昭的话,仍忍不住地嘴角一抽。

    岂是人言哉?

    你就是来一句“誓与洛阳共存亡”也好啊!

    换成平日,夏侯玄听到这种话,说不得就要起身直接拂袖走人了。

    只是此时,他不得不违心地继续坐在这里,以拖延时间。

    强行平静一下心情,但见夏侯玄正色道:

    “子上何能出此言!如今洛阳危急,人心不稳,若是你这个话被传了出去,军中将士与城中士吏,又会作何感想?”

    司马昭闻言,似乎这才反应过来,脸上出现一抹羞愧和感激:

    “泰初说的是,是我疏忽了。”

    “吾虽未曾领兵,但也知道胸有惊雷而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夏侯玄缓缓道,“圣人亦有人者五情,然却能物物而不物于物,故而能化万物为己用,教万民而从命。”

    “吾等有志于功业,须得胸藏溟渊,岂能轻露声色?”

    司马昭脸色肃然,拱手道:

    “泰初所言极是,我心性修养不足,确实应当多加砥砺才是。”

    然后他又虚心请教道:

    “我知泰初深得玄学之要,能雷霆震于眼前而神色不变,心中仰慕久矣,不知泰初何以教我?”

    夏侯玄等的,可不就是这一句?

    “欲得玄学之要,《老子》、《庄子》、《周易》不可不精研,正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远之学,以“祖述老庄”立论,把《老子》、《庄子》、《周易》称作“三玄”。

    它的兴起,有着极为深刻的社会因素。

    孝武皇帝独尊儒术以来,士人以研学经学为正统。

    而经学,讲究的是“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经学的盛行,导致了士人治国家、平天下的心态,是非常普遍而真实的。

    正是因为这种社会心态,前汉的官吏与将士,有着超越时代的家国情怀。

    但到了后汉中后期,政治变得极度腐败。

    特别党锢之祸发生后,士人争相进谏,上书陈词,试图维护儒家道统,恢复他们心目中的朝纲。

    然而得到的,却是变本加厉的打压,上书的大儒士人,甚至被逼迫而死。

    朝廷的态度与做法,对士人的心理,造成了非常大的打击和挫伤。

    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让士人渐渐地对后汉离心离德。

    偏偏这个时候,豪强地主又正好完成了向世家大族的转变。

    于是传统的价值体系开始崩溃。

    家国情怀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贵生、避世”的思维——人间不值得,我只为自己而活。

    所以说,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后汉墙倒众人推,除了世家大族天生的自私本性。

    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后汉自己作死的成份。

    毕竟你不能指望一个在政治上被你虐千百遍的士人集团,能一直待你如初恋。

    再后来,乱世来临,更是让士人加剧了逃避现实的心理。

    可以说,玄学的兴起,给予了乱世中的士人一定的心灵寄托。

    同时也提供了一个逃避现实的精神世界。

    这些日子以来,洛阳内外交困,让司马昭面临巨大精神压力。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民国之文豪崛起 小老板 万历明君 江湖三女侠 晋末长剑 沉溺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希腊神话 亮剑之开局继承新一团 秘密部队之龙焱 重生大秦我为皇 北齐怪谈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斗罗从攻略小舞开始无敌 大汉帝国风云录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