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0736 联手(第 1/4 页)

    锦城朝堂议论纷纷,诸公皆觉得应当断绝与东吴的关系,以明正义。

    坐在皇位上的阿斗也有些摇摆不定。

    这几年来,大汉休养生息的同时,又平定了南方叛乱。

    比起刚即位时,国力已经日渐强盛,百姓徭役虽略嫌繁多,但家家户户一年到头却能果腹,再不用挨饿。

    如今天下,百姓能不用挨饿,官府又能公正廉明,依法行事,让世家大族不敢肆意巧取豪夺,除了大汉,还有何处?

    更别说汉中和越巂两地,还专门开了学堂,让黔首苍头的孩子也有机会入学。

    单单就拿这个事出来说,这可是唯有明君圣主在世,文教兴盛,才会发生的事情。

    故大汉百姓少有怨言者。

    再加上陇右大捷,极大地振奋了大汉士吏民心。

    在这种情况下,“以大汉之力,未必不能讨贼,又何须乞于东吴”的言论,确实让很多人觉得在理。

    在这等议论风气下,即便是老实娃子阿斗,亦有些膨胀起来:诸公皆是这般说,想必不会错了。

    明君圣主嘛,确实是要注意听诸公的意见。

    当然,最主要的是听相父的意见。

    只是这等大事,相父又远在汉中,所以此时只能是先让朝廷的诸公朝议一番。

    然后再把朝议结果送到汉中让相父过目,让相父也知道朝中诸公的意见究竟是怎么样。

    谁知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站了出来,上了一本《驳断绝与吴盟约疏》。

    “今议者咸言孙权志在鼎足,不欲北进,此言似是而非,实是蒙蔽陛下也。何也?

    东吴非不欲北进,实乃智力不及,故唯凭江自保。昔孙权挟赤壁之胜,北攻合肥而不克。

    建安二十年,孙权与先帝议和平分荆州后,又亲领大军伐合肥,反被魏将张辽领八百骑而破之。

    至建兴四年,贼首曹丕死,孙权再趁机领军攻江夏不克,无功而返。故此所谓智力不足越江也,非不欲上北岸。

    昔先帝欲北拒曹贼,又欲东吞孙权,最后遗恨永安。夷陵之耻,犹在历历在目。

    陛下文资武略,比之先帝何?而今大汉文武,可当先帝麾下谋臣武将否?

    若不及,何可言断绝汉吴之好?故臣以为,此时不宜明孙权僭越之罪。”

    阿斗览毕,心头一惊,头上如同一盆冷水浇下,才刚刚膨胀了一下的心思就突然凉了下来。

    想想先帝,何等雄才,又有众多谋臣勇将,尚有永安之遗恨,况复自己?

    只是看到这奏章的主人名字,阿斗又禁不住有些皱眉:“李平?”

    原江州都督、名义上统中外军事的中都护李平终于回到了锦城,并且改名李平,上了一道奏疏,反对大部分人所提出的绝吴之盟。

    李平这个奏章一送上去,顿时就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朝中衮衮诸公,未必不知道断绝与东吴盟约的坏处。

    但政治正确是永远的正确,路线的正确有时未必是正确。

    反正高喊反对东吴称帝是绝对的政治正确,更何况路线还有可能是正确的?

    所以大伙怎么选择,简直就是自然而然,没看到丞相府的留府长史和参军都没有说话?

    倒是李平,敢第一个说出这等话来,当真是令人侧目。

    只听得有人冷笑一声:“孙权称帝,若是大汉斥其僭越,中都护不正好继续留在江州都督军事,以免东吴移师向西?”

    反正丞相欲取消江州都督也不是什么秘密的事,只不过李平一直拖延留在江州,故这才迟迟未能完成。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江湖三女侠 风声 晋末长剑 天下枭雄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王者至尊小说 希腊神话 1918远东战云 带着咸鱼系统打鬼子 妖尾的文字魔法 嬉游花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斗罗之墨竹剑 圣女请安分 我是不是见过你 召唤之绝世帝王 大清巨鳄 不许没收我的人籍 大周守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