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三十八章:找死(第 3/4 页)

    对于古代的科举考试,陈唐颇有研究,也知道不同的朝代,考试规矩有所不同。

    在殷国,又是另一番规矩。

    从童子试,到举子试,再到天子试,三大阶段。至于另一时空的会试、殿试,却一并合拢到天子试里来了。

    考完试后,金榜题名者,可参加琼林宴。

    宴后,各进士便可返乡,至于官职任命,皆有吏部安排。第一甲头三名者有机会直接留在京城,进入翰林院。其余的,基本都是安排到各地任职。

    整个流程,颇为缓慢,一年时间,都算快的了。有的人,要等两年,甚至三年,才接到公文。

    殷国立国数百年,到了如今,早已是机构臃肿,尾大不掉。每一个县城里头,人员都塞得满满的,很难有位置空缺。

    而每一届天子试,录取人数都会达到五、六百人左右。

    这个人数看似不多,但要明白的是,他们都是能当官的。

    而真正入品的官职,本就不多。

    数目多的是“吏”,是“役”。一个官位,起码搭配数十名吏和役,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官僚体系。

    这种制度有利有弊,但存在已久,早已根深蒂固,很难改变。

    为了解决冗员问题,近年来,朝廷做了不少针对性的工夫,比如在举子试方面,施行名额限制,把人数压住。毕竟一年一考,考出的举子人数多起来,也不好安置。

    举子不同秀才,考得举人功名后,便有田产俸禄发放,基本属于国家供养的了。而到了进士阶层,领取的资源就更多了。又免除众多徭役,以及税赋,由此引发的弊端,数不胜数。

    当时间久了,土地兼并,豪族林立,一层层的剥削之下,最底层的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

    于是,上层建筑便出现多头现象,在野心与利益的驱动下,坐不住了,谈不拢了,很容易就产生矛盾与争斗,使得国土分裂,大乱起来。

    正如史书常谈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纵观历史,似乎每一个皇朝,都是这样崩塌下来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诡异降临 剑来 知北游 蓁蓁美人心 大师兄又出极品了 仙逆 掠天记 低调在修仙世界 神话之后 我能看到隐藏机缘 修仙:我能听到附近传闻 惟我独仙 从县令开始的签到生活 重生八零娇娇媳 彼岸之主 洪荒:截教副教主 洪荒之截教仙童 九转混沌诀 过河卒 永恒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