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五十五章:仪仗(第 1/2 页)

    “神莲教的仙师来诵经传道了……”

    农人们听见鼓乐声,纷纷放下手中农活,走上田埂,翘首张望,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在潘州城郊外,神莲教非常活跃。时局崩坏,最容易收获信仰。百姓们受苦受难,迷茫惊惧,需要寻求些慰籍。城中,金禅寺香火鼎盛,而城外的人们,就被神莲教趁虚而入,孵化为信徒,而且还是狂热的那种。

    神莲教新兴不过一年,已经有些规模了。这在太平年间是不可能的事,刚冒头估计就得被镇压了下去,化作灰灰。但如今却无人监管,更不用说神莲教主陈鸿儒与谭氏有了交往,几乎拥有了军方背景,势力自然壮大,发展迅猛。

    这不,在乡下村间,竟然直接组建起仪仗队伍,大张旗鼓地进行活动了。

    信仰讲究仪式感,讲究场面。铺张开来,才更能叫人信服。最典型的例子便是释家,他们对于佛像金身的塑造那是颇具匠心,也是不惜工本的。佛像越造越高,越造越大,越造越金碧辉煌,前来参拜的人们望着,别的不说,光瞧见这高大巍峨的佛像,心中便已折服,有了皈依感。

    相比之下,道家在这方面的投入不值一提,场面寒酸得很,如何让人崇拜?

    经文教义是内核,外表功夫却也得注重才行。

    闲话不提,却说神莲教的仪仗队伍十分冠冕堂皇,一个个高帽宽袍,衣袍上绣有精致的金丝银线,阳光一照,熠熠发亮,使得整个人似乎都在发光一般。寻常百姓何曾见过这些,被那光芒一晃,顿时觉得自惭形秽,敬畏滋生了。

    陈唐骑在马上,见队伍渐行渐近,眉头微微皱起。两世为人,对于这些自然心怀警惕。见那队仪仗的衣装风格实在不伦不类,道不道,释不释的,反而带着些番外风情。一个教派的建立到传承,历经数百年,传承不断,便有着文明沉淀,而一些新兴势力根基浅薄,最开始的时候只能邯郸学步,显得拙劣了。

    扫了一眼后,陈唐重点注意力放在对方口中念念有词的所谓“诵经”。听在耳朵里,感到一种具备韵律的意味。听久了,觉得耳朵痒痒的,酥酥的……

    嗡!

    泥丸宫中,气息蓬发。

    陈唐随即脑海清明,心中了然。那些经文有古怪,仿佛会催眠一般。普通人不知所以,听着听着就魂魄迷惑,成为信徒了。

    这伎俩说着简单,实则厉害。也许上不得场面,但用来蛊惑些愚夫愚妇却是百试百灵,无往不利。

    东乡庄园这边,由于顾氏的约束和诫令,不许与神莲教接触,得以保持安宁。不过这几天,情况发生了变化。庄园闹了邪祟,不断有人死去,人心惶惶。这般情况下,人们下意识就想到神莲教的教义宗旨,是救苦救难,庇护万民,那是否说只要信了教,便不会再遭受邪祟祸害了?

    听说附近一些村落的村民信教后,的确活得很安稳。

    如此一来,今天又见到神莲教的仪仗队伍经过,农人们便按耐不住。虽然不至于直接冲上去磕拜,但不少人已经在暗暗躬身祷告,口中念念有词。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诡异降临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正青春 知北游 星戒 蓁蓁美人心 大师兄又出极品了 一渣到底[快穿] 钧天道祖 误惹豪门:爵少的迷糊新娘 掠天记 我是仙 剑来 地球修真者 魔门败类 仙炼之路 原来我是道祖 明末阴雄 大奉打更人 盖世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