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49章:怎么少口子人(第二更求月票!)(第 2/4 页)

    猪毛屯和邦业县城其实就是紧挨着。

    这个屯的存在源自于闯关东时候的大逃荒。

    那个时候从关里家闯过来的人太多了,有的人还没走到地方就被半道街道的土匪,或者是各地的当地恶霸给祸害破了家。

    再加上很多人只是听说东北有地能活下去,根本没有什么亲人投奔就过来了。很多在路上就一无所有,甚至连亲人都丢了的,就组成了要饭大军。

    这些人走到哪儿要饭要到哪儿,就跟蝗虫一样。当时的政府也知道流民容易起乱子,特意给地方拨款救济。可那个时候的地方官都烂透了,得了拨款直接就柴进了腰包,至于救济,那是别想。

    邦业县城当时的县太爷好一点。

    当时为了不让流民进城,县太爷在城墙外面搭起了栅栏,然后一天施舍两顿名为“能立筷”,但是实则是米汤的善粥。以及名为肉食,但其实带着猪毛的猪皮汤。

    虽然这根本填不饱肚子,可是相比于其他一点儿都不往外掏粮食的县城,高低能多活几天。于是乎,一些流民就在这城外搭了棚子,住了下来。

    后来虽然大部分的人都饿死或冻死了,不过留下来的一批人愣是在冬天打野,春夏种田,跟蟑螂一样顽强的活了下来!

    因为当初喝救济汤的时候难民们总是能吐出一地的猪毛,人们就把这地方叫了猪毛屯。

    后来建国之后老邦业县城的城墙被推到,猪毛屯就和县城打通,再难分彼此。

    李宪后来没到暑假的时候就过来这里溜达,对这一带的地形挺了解。不过相比于那个时候,现在很多土房还存在,道路跟那个时候大不一样。

    远远的跟在朱娟身后走了半天,穿过了好几个自己根本没有印象的土房区,李宪的眼前终于一片开朗。

    眼前,是一个小学校。

    在小学校的后身,一排整齐的小二楼排成一排。

    这,就是自己的姥爷家!

    而对于现在,93年来说,说是姥爷的新家或许更合适一点。按照后来李宪姥姥杨淑珍的回忆,就是这一年,大舅刚刚出狱,一家人从海林搬到了邦业。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他喜欢你很久了 势不可挡 仵作惊华 温香艳玉 白色口哨 偷香 入迷 偏执狂 魔种降临 谁把谁当真 撒娇 刺青 最后一只瓢虫 丞相不敢当 娇瘾 俗人回档 夜行歌 不循(重生) 重生香江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