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档期的选择(第 2/3 页)
这是因为从制作分镜头剧本开始,到拍摄,再到最后剪辑完成,导演的思路和想法始终在不断变化着,不到最后一刻,导演自己都不能确定最终成片是什么样的。甚至很多天才的想法,情节的巧妙衔接,都是在后期剪辑的过程中萌生的。
但是王奈杰不同,他有原版影片在脑海中随时作参考,大部分镜头都很明确,只有极少数超水平发挥的才会更换,比如和于盈莹对手戏的第一场,所以拍摄速度比正常情况要快得多,拍废的素材也少得多,成本自然就比别人低。
从这个角度来说,余华武的的确确是阅片无数的老手,对电影成本的判断其实很精准,但是遇到某些挂B,也只能徒呼奈何了。
这种事情,王奈杰和祁安予心知肚明,但是不会说出来。
毕竟发行公司越重视、越卖力,他们就越开心。
……
在专业的事情上,祁安予效率很高。
在赚钱的事情上,发行公司效率更高。
所以不出三天时间,最终的发行合同就已经敲定。
又一次挥汗如雨的健身结束后,王奈杰匆匆洗了个澡,头发都没干透,就赶往保利公司,参加发行会议。
这一点是他主动提出的,对于这部电影的宣发方案,他早有想法。
保利大厦,小会议室里。
参加发行会议的,除了程中平和购片专员,还有发行部经理以及七八名工作人员,保利公司部门主管以上无人出席。
不管怎么样,《完美陌生人》都是一部小成本影片,尽管程中平比较看好票房前景,但以他的职位,影响力仍然有限,公司高层显然并不重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