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王家和赵家(第 3/4 页)
甚至,他暗中更是收集了山西各大盐商的不少黑料。
反正,像这些大盐商的屁股,都不会很干净,一家黑料比一家多,没有最黑,只有更黑。
骆养性将他调查的所有山西盐商的资料,上报给朱勇,朱勇在看后,最终选中了两家,黑料最多的盐商。
一个是王家,现任家主叫王落开;一个是赵家,现任家主叫赵百万。
这两家盐商,都在平阳府临汾,是山西鼎鼎有名的两大盐商之一,但可惜这两家的名声,可谓是臭名昭著。
王家祖上本就是山西临汾大户,做盐商已经近百年的时间了。
临汾是平阳府城,毗邻南面的解州产盐地,给予了王家成为大盐商的机会。
王家不仅仅是盐商,更经营其他产业,其他产业遍布整个山西,粮铺,当铺,首饰店都有。
同时,王家更是大地主,王家巧取豪夺,强行兼并的良田,足有数千亩之多,用一句话形容王家,那就是‘富可敌国’。
这可真不是吹的。
此时大明每年的财政收入,不过区区四百万两,而王家所有产业、财富加起来,估计不输给这个数。
而王家在临汾,更可谓是只手遮天,黑白两道通吃,甚至连官府都要看王家的脸色行事。
在临汾流传着一句话,宁可得罪官府,也不能得罪王家,否则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王家在临汾,可谓是最强的地头蛇,没有之一。
王家如此富有,可是近些年在临汾的名声,却越来越臭。
一方面,王家垄断了平阳府的盐市,定下的盐价极高,高达每斤五百文,简直就是心黑到了极点。
但可惜,整个平阳府的盐,基本上都掌握在王家手里,那些百姓不买王家的盐,根本就买不到盐,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同时,王家不仅垄断着临汾的盐市,王家还在灾荒之间,大肆囤积粮食,拒不出售,恶意哄抬粮食价格,大赚国难财。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