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华夏十五国(第 3/4 页)
项云感觉自己的心也跟着激荡了起来。
华夏世界实在是太广袤太精彩了。
小小的扬州郡,其实并不值一提。
若要介绍华夏联盟以及华夏十五国的背景,就不得不追溯到两千两百年前,也就是楚汉对垒的峥嵘岁月。
若华夏理事按照正常轨迹发展,秦汉之际本该走向皇帝集权。
自秦始皇以后,从汉高祖开始,中国的最高统治者都应该叫做皇帝。
可秦末天降陨石带来灵气复苏,导致这个世界历史出现了偏差,楚汉之争,汉军惨败,刘邦还没成汉高祖就死了,所以后来的大汉根本就没有出现过。
项羽是仇秦分子,放弃封建制度,坚定实施分封制。
因此华夏世界再没有出现过所谓的皇帝。
华夏分封制始于西周,这种制度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致命缺点,那就是分封诸侯的权利太大,随时间流逝,天子国衰退,诸侯国崛起,必然会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战乱不息的局面。
可灵气苏醒以后的世界,与地球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了。
强者的寿命很长,分封的周期变长,更延缓天子国的衰退时间。
项羽一个人就在世六百多年,楚国整整延续一千年才衰退,比地球任何一个朝代的历史都要长了,所以在这样的制度之下,反而保持华夏文明,避免在皇帝集权中走向僵化,持续百花争鸣繁荣昌盛,一举成为这个世界最强的超级势力。
当今华夏,疆域广阔,实力强大,无人能比。
虽然延续诸侯国分封的传统,但是在法圣指定的华夏契约之下,华夏始终维持在一种分中求和的状态,这些年更是越来越开明,越来越与时俱进了。
秦国、齐国、三晋(韩、赵、魏)、北燕、西楚、蜀汉、是八大华夏核心国,也是整个华夏联邦最坚固的根基。
八大诸侯是华夏的中心世界成员。
对内或许各自自治,有一些利益纷争,可对外却高度一致。
因为每一任诸侯王在上位时,都必须签订法圣遗留的法家契约,只要遇到外来势力侵犯华夏,无论彼此有天大的竞争与仇恨都必须暂时搁置,共同联手一致对外,否则将受整个华夏法家秩序之力制裁。
八大核心国诸侯王分别担任华夏联邦八大常任军政常委。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