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时间之囚(2)(第 3/4 页)
如果不能回到原地,那么就将成为时间的囚徒,永远地成为这个时代的“局外旁观者”。
“我们去哪里?”我问。
这的确是我想知道的第二个问题,之前不问,是因为没有了解对方的真实身份。
“敦煌莫高窟,那个布满壁画的悬崖巨洞。”她回答,“或者,你还有第三个问题,我是谁?叫我莲花吧,这个中国名字跟我原来的名字发音相同。”
在对方国家中,与“莲花”发音近似的,应该是“莎娃、娜娃、佳娃”之类的名字。
“啊,对了,为了在这里生存下去,我自己做了一些整容手术,好让自己的外表摆脱原来的模样,与本地人保持一致。每次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我都恨不得马上去死。”莲花笑起来。
这其实不是一件好笑的事,但事到如今,只能是靠着强颜欢笑来抵消自己心中的苦闷,否则又能怎样?
我向她伸出手去:“我是龙飞,幸会,幸会,幸会在……这里。”
莲花伸手与我相握,指尖冰凉,与我之前接触过的许多北方大国人员有着相同的体质特征。
“的确,幸会于此,真是不幸。”莲花说。
两个人同样是“时间之囚”,如果不能脱困,也许就是一辈子的囚徒了。
“我拿不走那东西,试过许多次,没有一次成功。我也偷偷观察过,似乎只有皇帝能拿起它,但那时,皇帝的表情十分痛苦,仿佛撕心裂肺一般。”莲花指着我手中的焦木说。
我把焦木放在车厢内的茶几上,点头回答:“的确,拿起它时,身体会有剧痛反应,但是现在已经差多了。”
“为什么呢?”莲花奇怪地问。
我将那种反应归结为心灵感应,从前看过这方面的很多资料,基本属于玄学范围,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无论如何,焦木在手,对于敦煌莫高窟的研究又更近了一步。
奔行一日之后,夕阳落下,车队选择了一个破败的小村庄落脚,借宿于一户稍为宽敞的人家。
在银子和利刃的双重作用下,这户人家乖乖离开,没给车队添任何麻烦。
乱世之中,银子和刀是必不可少的两样生存工具,这就是*裸的现实。
随行的人烧火做饭,莲花和我则沿着木梯爬上了房顶的平台。
漠野千里,不见尽头。
向东望,被金人吞没的京城也早就看不到了。在信息只能依靠驿站、书信传递的年代,相隔数百里,就像处于两个世界一般。这小村庄里的人根本不知道北宋京城沦陷、两代皇帝被俘的消息。在他们心目中,皇帝永远高高在上,一代一代传递下去,天下永远属于赵氏,不可能改变,就像日月之行、东起西坠一样。
很快,当夕阳完全落下,暮色迅速涌来,将一切都笼罩其中。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