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6章 这是每个人该做的(第 3/4 页)
“我们两者皆不是,一不在乎你们的房子卖不卖,二也不是为了出书或者写文章,我这次来呢,就是有一件你叔叔的遗物打算移交给你们。”胡铭晨道。
“这件东西是我们老板花了大价钱在北美买回来的,好几百万......”付总讨好胡铭晨,赶忙解释道。
“说这些干什么,相比起英雄的牺牲,些许钱财,又算得了什么。”胡铭晨抬手打断付总那炫耀的话。
听说胡铭晨来是有遗物移交,韩原一家顿时激动起来。
“我叔叔还有遗物?这是真的吗?”
“我小爷爷的遗物都在我们家了的啊,咋还有遗物呢?你们说的是真的?”韩昌本跟着问道。
“当年爸爸去世之前,说不拆房不卖房,就是为了等小叔叔回来,怕他认不着门,难道指的就是这个?”韩原的老板也说话了。
“当年英雄就义的时候,身上有一把佩刀,也是他的指挥刀。这把刀被鬼子带了回去,上供给了占领军将领,前段时间,这位将领的家人将它拿出来拍卖。当时有鬼子后代计划再次将它买回去,恰好被我遇到了,我岂能让英雄的遗物流落他乡?所以就买下来,打算送回到他的亲人手中。”
说着胡铭晨朝方国平招了招手,方国平就将手中抱着的那个精美木盒子递给胡铭晨。
这木盒子是胡铭晨专门找人定做的,花了两万多块钱。
他觉得这件沾满了敌人鲜血的英雄遗物,不能随便盛放,这是对英雄烈士的尊重,也是表达胡铭晨一个后辈的敬意。
胡铭晨缓缓将木匣子打开,一柄古朴的指挥刀就静静的躺在里面的绒布上,散发着幽幽的冷光。
韩原扑上前去抱住那木盒子,抬手轻轻触碰到指挥刀的刀鞘,一瞬间,他的眼泪就喷薄而出。
他们家虽然也留存了一些叔叔的遗物,可是,那些是生活用品,再就是一些与他爸爸通信的信件。
而这把佩刀就不一样了,跟随叔叔辗转南北,抗击倭寇,直至牺牲都还在他的身上。
并且,这把刀一定浸染了无数敌人的鲜血,它算得上是叔叔一生的经历写照。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