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夜谈(第 2/2 页)

    归家,已是丑时三刻,夜深人静。徐弘基取出那封字字珠玑的长信,戴上老花镜时时揣磨,心中便越发心潮澎湃,此人性子有些迂腐固执,认死理,枯坐整晚老国公终端坐书房,研磨,动笔,上书崇祯帝请陛下巡幸倭国,朝鲜,昭示天威

    。再一封奏章,请大明太子朱慈烺结束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后,入兵学就读。魏国公徐弘基这两道奏折一上,老朱家的天下便断送了一半。大明武勋这些年本就以辽王马城马首是瞻,言听计从,如今魏国公倒戈,崇祯帝便大势已去,不知不觉间大明新党用了十余年,终走完了虚君

    这一重要的过程。

    崇祯十四年,六月中。

    崇祯帝下罪己诏,明发圣旨,将福王叛乱的责任揽在身上,诏谕天下亲王兵马围攻福建,平定叛乱。下了罪己诏,这位陛下便自松江府出海,登上一等大福船巡幸朝鲜倭国去了,从此不再过问朝政。南京治权由七位阁臣分掌,阁臣则由廷推选出,一套完善的廷推制度逐渐成型。这七位阁臣不掌兵,兵权统归大都督府,仅仅是这样还不足以杜绝文贵武贱的弊端,关键还是在于钱粮二字。有明一朝,文

    人为何能够骑在武人头上,关键便是掌握了钱粮,财政。于是大明新政,将大明常备军的财政大权,统归于一个独立的衙门,大明银号。凡是涉及大明五十万常备军的军饷开支,换装费用,作战所需皆由大明银号调拨专款,由此,便将文人套在武人脖子上的一

    道枷锁斩断了。这是诸多新政政策中,顶顶重要的一条,大明常备军,武人的地位大大提高了。崇祯帝前脚才离开紫禁城,魏国公徐弘基已经在张罗成立南京兵学,培养新一代大明武勋的百年大计了。兵学教员全部从开原兵学抽调,校舍便选在国子监对过,汉社的隔壁,不等福建战事了结便破土动

    工,兴建校舍,所需钱粮从福王私产中调拨。

    崇祯十四年,六月中。各路勤王兵马抵达江南,收复失地,秋后算账捉拿叛军大员,又是一场腥风血雨。借聚宝门大胜之威,困扰大明百余年的削藩大计,提上日程,与大都督马城交好的山东德王,山西晋王首先响应朝廷削藩

    ,于是四十万皇亲国戚多数削为平民,大势已去。德王,晋王这都是聪明人,早些年便与马城眉来眼去,捐钱捐粮,早与辽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晋王做草原上的生意,德王做棉花生意,赚的盆满钵满,家财万贯,早看不上那点土地产出了。德王守着青

    州的棉花,登州的海贸,晋王守着偌大个草原,早就不屑于从土里刨食吃了。新政一出,只是德王,晋王便将名下良田百万亩,投献朝廷。朝廷投桃报李,许二王保留封号,在登州,在东江镇,在草原集市拥有私人船队,马队,为二王大开方便之门,由此,皇亲国戚们纷纷离开旧

    土,奔走繁忙,从大地主成了大商人。

    六月中,塞北。

    一道巨大的船闸,横在河上,河道两侧文武大员云集,对着那浑浊的河水指点指点。马城穿一身大红军服,立在高处,瞧着大河两岸人头攒动,心中傲然,这条航道终于是建成了。

    “开闸!”一声低喝,河道两侧顿时铳炮齐鸣,锣鼓喧天,巨大的船闸在牛马,绞盘推动下缓缓升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他喜欢你很久了 势不可挡 白色口哨 温香艳玉 仵作惊华 顶级诱捕公式 偷香 入迷 偏执狂 慢性沉迷 魔种降临 最后一只瓢虫 谁把谁当真 走狗 丞相不敢当 娇瘾 上瘾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夜行歌 不循(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