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戍边卒(第 3/4 页)
战国策记载,赵,四达之国也,其民皆习于兵。
而兵员有三,本国成年男子,诸侯国流亡者,被征服的少数民族。
这些人组成的戍边卒,是赵国边境地区的常备军,如若不是遇到重大战事,基本每年调一两万其他郡县的人来正常戍边就行了。
如果没有戍边卒,每年征调的人数可能会有五万之上。
至于为什么不全让戍边卒来承担边境防御问题。
苟子曾言:招近募选,隆势诈,尚功利。
也就是说,他们与国家并非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而是金钱与契约的关系,有钱则战,无钱则散。
但是这些人一旦招来,就会进行严格的训练。
除此之外,在家中他们也会自行训练,毕竟是吃这口饭的,业务不精,也就吃这一次了。
赵国的职业兵与魏国的职业兵魏武卒有很大的不同,反正历史上最有名的职业兵便是魏武卒,而不是戍边卒。
但不管怎样,赵国的这支戍边卒,在云中、雁门二郡,在这个特定的地区环境中,他们的战斗力是最强的。
因为他们是专为对抗匈奴而设立的部队,常年以骑射训练为主。
“一人中,可免一人劳役,每逢战事,还有钱拿,倘若我要是能进去,那便赚大了!”武姬啧啧嘴,这样的待遇,足够他们羡慕的了。
“快些收拾吧,估摸这次咱们的任务不会太轻!”瞅着已经到了营舍,李卫也没太纠结戍边卒的事情。
有些事情,羡慕不来,无论戍边卒也好,普通的戍役也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晋升难。
赵国的晋升一般来说有三种途径,名门之后,重臣举荐,泥腿子上岗。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