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几间平房,一段情怀(求收藏)(第 2/3 页)
说到底,91年的高考,题目相比后世,确实容易许多。
一直以来,楚阳的学习并不是差,而是跛脚。他的数理化成绩在班上甚至能排上前十,但他的英语严重偏科,100分的题目,经常30分不到。
或许是重生回来精力旺盛,记忆和理解能力大涨,又夜以继日的狂啃了一个多月书本习题,楚阳的数理化找回了状态。其他背诵科目也记忆熟练,至于英语,楚阳前世在社会中混了那么多年可不是白混的,他做的是外贸工作,接待的基本是外国客户,一来二去,他的英语不说多强,但熟悉应试习题后高考考个高分还是有把握的。
接下来做什么好呢?回家吧。回家看看。
重生回来,楚阳还回过家,原因很多,其实归根结底,楚阳害怕这是一场梦。他害怕回了家,这场梦就会破灭。但他现在确实想家了,想家中的父母,那两位为他劳碌一生的亲人。
一路颠簸,熟悉的场景,坑坑洼洼的道路......两个多小时之后,楚阳终于下了车,感觉吧,怎么说呢,怎一个“酸爽”了得,楚阳就像打了一场硬仗一样,浑身差点散架......
不过还是挺怀念的,后世到处都是柏油马路,记忆中,楚阳也不知道多久没体会到这种感觉了。
楚阳的家不在市区,也不在县城,甚至不在镇上,而在一个离镇上不是很远农村。
这个年代,出租车很少,特别是在乡镇,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有出租车这个概念。
摩托车同样是个稀罕物,而且很贵......
交通工具大多为自行车,最有名的就是凤凰牌.....还是个奢侈品.....
指望别人捎一程是不可能了,楚阳不紧不慢徒步而行,半个小时之后终于见到了家里的老式房子。
几间平房错落有致,类似于四合院那种,用的是砖瓦,甚至基层只是泥砖。
相比于后世动不动就是洋楼别墅,这几间房子当然够不上台面,却让楚阳倍感亲切,因为它们几乎承载了楚阳少年时代的所有记忆。
深吸了口气,楚阳打开屋门,久违的房间,只存在记忆中的摆设,无一不让他着迷,熟悉而亲切。
“爸、妈,我回来了。”楚阳喊了两声,没得到回应,估计没在家。
这个时间,他的爸妈应该在田里忙碌吧。
楚阳的家在农村,但因为他家是地主后裔,解放初期,地主是很被人憎恨的。那时,“斗地主”算是个大快人心的事,他的爷爷奶奶动不动就被人拉出去批斗......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